晨阴盼庭树,有雀拳高枝。老鸦尔何来?欲攫充朝饥。
雀惊飞且噪,乞救声何悲!一雀噪未已,百雀噪而随。
雀亦有侠肠,不忍同类危。群雀御独鸦,力小心则齐。
竟令远引避,不敢复来窥。惟独力无大,惟群力无小。
嗟哉不能群,人而不如鸟。
【注释】
①晨阴:天色微明。②有雀拳高枝:形容树上的雀儿在争抢食物(树枝上的鸟蛋)。③老鸦尔何来:你为何从天而降?④欲攫充朝饥:想夺取那些供朝廷食用的粮食。⑤乞救声何悲:请求救援的声音多么哀伤!⑥侠肠:指有侠义之心。⑦群雀御独鸦:比喻众多鸟儿合力抵御一只乌鸦。⑧力小心则齐:力量小也整齐一致,就能战胜敌人。⑨远引避:远远逃开。⑩窥:偷看。⑪惟独:只。⑫不:同“否”。⑬嗟哉:感叹词。⑭人而不如鸟:人的才能比不上鸟。⑮尔:你们。⑯尔何求?尔何欲:你们有什么要求?尔何欲:尔有何所求?尔何欲:尔所求何事?尔所望何物?尔所望何物?尔所望之物是什么?
【赏析】
此诗为咏物之作,通过描写一群小鸟和一只乌鸦的斗智斗勇,表现了诗人对弱肉强食、以强欺弱的世道的愤慨和不平。诗中运用拟人手法,借鸟语写出人言,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用对比手法,写雀与鸦的斗智,突出了鸟群的力量大,突出了作者的感慨和愤懑。
首句“晨阴盼庭树”,写天刚蒙蒙亮时,诗人正在庭院里读书,忽然看到几只麻雀在争抢着吃挂在高高的树枝上尚未孵化的鸟蛋。“有雀拳高枝”,这是一幅生动有趣的图画。第二句“老鸦尔何来?”是说这些乌鸦从哪里飞来的呢?这一句表面上看似问话,实际上却是反问。因为诗人已经注意到这些乌鸦是在抢夺鸟蛋,而且它们似乎很懂得利用时机,趁着天将破晓的时候来抢食。
第三句“欲攫充朝饥”,是说这些乌鸦想要把鸟蛋攫取到手,用来满足它们饥饿的需要。这句也是反问,因为诗人已经看出了这些乌鸦在争抢食物。
第四句“乞救声何悲!”是说这些乌鸦在争夺食物时发出的哀求声多么悲苦啊!这一句又是反问,因为这一切都是诗人亲眼所见。
第五句“一雀噪未已,百雀噪而随”是说这些可怜的麻雀们还没来得及发出声音,就已经被这些贪婪的乌鸦给吓跑了。这句同样是反问,因为这是诗人亲耳听到的情况。
第六句“雀亦有侠肠”,是说这些可怜的小鸟们虽然弱小,但也有侠义之心。第七句“不忍同类危”是说这些小鸟们不忍心看到同类受到危险。第八句“群雀御独鸦,力小心则齐”是说众多的小鸟们联合起来对付一只贪婪的乌鸦,只要力量足够,就会团结一致。第九句“竟令远引避,不敢复来窥”,是说这些小鸟们终于使那只贪婪的乌鸦远远地逃走,不敢再来窥探。第十句“惟独力无大,惟群力无小”是说单独一只鸟的力量再大也有限,但众多的小鸟联合起来的力量却无限大。最后两句“嗟哉不能群,人而不如鸟”是说唉,我们怎么就不能像这些小鸟一样联合起来呢?人和动物相比,难道就不及小鸟吗?这两句是诗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之情的抒发。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借物抒怀,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理于事。语言朴实流畅,明白如话,富有感染力,读后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