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鸱甘腐鼠,仰视吓鹓雏。
鹓馈有竹实,彼鸱安得知?
天生物惟万,物物性不齐。
持海语井蛙,持天语醯鸡。
徒烦告者劳,终受听者嗤。
圣人物万物,不与物性违。
使鸟宅深林,使鱼室深池。
是之谓物化,毋失化者机。
惟物有蠢灵,惟人有智愚。
治君子以德,治小人以威。
物物性不齐,何用多言为?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杂诗四首答郑生

饕餮(tāo tiè)喜欢腐鼠,仰视鹓雏受惊。

鹓雏喜欢吃竹子里的竹实,饕餮怎么会知道?

天地万物都是自然产生的,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

拿着大海的语言去教导井底之蛙,拿着天空的语言去教导醯(xī,一种醋)鸡。

徒劳地告诉别人,最终受到听信的人嗤笑。

圣人和凡人是万物中的一员,不违背万物的性质。

让鸟类住在深林里,鱼儿住在深池中。

这叫做物化,不要失去变化的本质。

只有万物中有灵性,只有人中有智慧或愚蠢之分。

治理君子要以德行来教化他们,治理小人要依靠威势来管束他们。

因为万物的性质各不相同,所以用不着多说什么。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郑生的请求下所作的一首杂诗。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万物多样性的看法。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自然产生的,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所以没有必要用多言来描述。同时,他也指出了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即人类有智慧和愚蠢之分,而动物却只有本能和行为的差异。因此,他主张以德治国,以威治国,强调了德和威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