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寿八百年,纸本寿过之。
人生百年耳,写此将何为?
吾亦爱吾庐,此意陶潜知。
黄者径菊花,碧者门柳丝。
南山有佳气,松风吹酒卮。
高咏归去来,宜得图传之。
惜皆付后人,图者非当时。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姚翁年七十,照海须眉白。
为写吾庐图,森森见松柏。
群山走腕下,万里若咫尺。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吾庐”抒发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全诗可分为三层,前四句写自己对“吾庐”的珍爱之情及所绘“吾庐”之妙:绢寿八百年,纸本寿过之。人生百年耳,写此将何为?“绢寿”指绢制的寿字画,“纸本”即纸上所画,两者相比,绢寿更为难得。人的生命有限,而所绘“吾庐”,则可以传世久远;后六句则是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独特见解与创作实践:“南山有佳气,松风吹酒卮。”“南山”即指庐山,以松树、菊花等景物作画面,是诗人的独创。“高咏归去来,宜得图传之。”意思是说高唱《归去来兮辞》,应将我的作品流传后世。“惜皆付后人,图者非当时。”“惜”指珍惜,“付”指交给,都留给了后人。“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意思是说,十天画一次山水,五天画一次树木石头。“姚翁年七十,照海须眉白。”意思是说,姚翁年已七十,胡须发白如银。“为写吾庐图,森森见松柏。”意思是说,我要绘制“吾庐”,画出松柏苍翠的景色。“群山走腕下,万里若咫尺。”意思是说,群山在画中蜿蜒起伏,仿佛就在眼前,而万里江山也尽在掌握之中。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吾庐”的热爱之情以及绘画创作的艰辛过程。全诗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开头至“此意陶潜知”八句,主要表达作者对“吾庐”的珍爱之情。“绢寿八百年,纸本寿过之”两句,既写出了绢质寿字画难以保存的特点,也表明了自己画作的不朽价值。接着又进一步说明自己的生命有限,但“吾庐”可以传世久远。“人生百年耳”“写此将何为”两句,既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最后两句点出了自己绘画创作的艰辛过程:“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南山有佳气,松风吹酒卮”,“高咏归去来,宜得图传之”。

第二层从“为写吾庐图”至末句,写画家创作过程的具体细节。这六句中,有四句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其中既有“黄者径菊花”,又有“碧者门柳丝”,还有“南山有佳气,松风吹酒卮”。“南山有佳气”一句,既是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画家创作环境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画家创作精神的高度赞扬。“松风”句则具体说明了画家的创作过程。这里所说的“松风”,既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象征性的事物,它象征着作者的创作灵感和激情。而“高咏归去来,宜得图传之”两句更是体现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独到见解,认为只有高歌回归自然的意境,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并得以传世传颂。

这首诗在结构上前后呼应,首尾相顾,中间又层次分明,层层深入,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艺术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