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渡海归,游此玉乳岩。曾题数行字,鬼神护镌镵。
古人弃我去,留我题名处。何时我来,亦刻数行字。
玉乳千年温,洞天散花雨。
【注释】
东坡:苏轼的号。玉乳岩:地名。三洲:地名。镌镵(juān):刻。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石刻的诗。诗人以石刻为载体,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景仰之情。此诗前两句写东坡渡海归来,游于玉乳岩,曾在此留下几行字迹。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苏东坡的景仰之情。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
首句“东坡渡海归”,点明诗人游览的地方是三洲岩,而这个岩洞又是因苏东坡而得名的。“玉乳”二字形容岩洞中水色晶莹,如同美玉一般;“岩”字表明这是一处名胜古迹,有悠久的历史和传说。第二句“游此玉乳岩”,则表明了诗人游览的地点,进一步突出了岩洞的名称。第三、四句则是诗人对苏东坡的怀念之情。诗人认为,苏东坡在世时,曾经在这里留下过数行字迹,而如今却已物是人非,只有这些字迹还在,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苏东坡当年的故事。最后一句“亦刻数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苏东坡的景仰之情。他希望有一天也能够像苏东坡一样,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也留下几行字迹,与古人一起交流情感、共同欣赏美景。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个文人墨客,漫步在三洲岩中,欣赏着这里的美景,同时也感叹着岁月变迁,物是人非。然而,尽管时光已经过去千年,但那些曾经在这里留下过字迹的人,依然被后人传颂着。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给我们的重要信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