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霖及稍霁,独往听流泉。
莲漏寒溪外,松风古阁边。
有山须磊砢,无水不潺湲。
得石披襟坐,澄怀一洒然。

【注释】

愁霖:久雨。

及:及,等到。

磊砢(lěi kè):指山峰重叠。

潺湲(chán yuán):水流的声音。

石:指山石。

披襟坐:脱衣而坐。

澄怀一洒然:心境十分开朗、舒畅。

【赏析】

《立秋独由寒溪循路听泉至西山寺即事呈开公》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作者在雨后独自前往寒溪循路听泉,至西山寺即事作诗,以抒发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愁霖及稍霁,独往听流泉”。诗人写自己愁闷的雨后,独自前往听泉。“愁霖”点明天气,“及稍霁”说明雨后天晴,雨后自然有清新的空气,心情也应当是舒畅的。“愁”,是因“霖雨”而来;“霁”是雨后的天,“及稍霁”就是雨过天晴,心情应该舒畅。但“独往”,表明作者并没有因为雨后心情舒畅就马上出游。而是“稍霁”之后,才独自一人去听泉水的声音。这里写出诗人独居闲静的心境。“独”,字下得有力,表现出他孤独无伴的心情。

颔联“莲漏寒溪外,松风古阁边”。写他来到寒溪边上,听到的是阵阵清冽的松风,闻到的是阵阵清凉的荷花香。这一句中,“寒溪”、“松风”、“古阁”三组词,都是从听觉和嗅觉的角度来写的,使全诗句充满了清幽之味。

颈联“有山须磊砢,无水不潺湲”。这句诗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高峻,没有一点平缓的地方,山虽险峻却气势磅礴。同样,水虽清澈,没有一处不是潺潺流动的,水流虽然平缓却浩浩荡荡。这两句诗,既写出山的雄伟,水的灵动,又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尾联“得石披襟坐,澄怀一洒然”。诗人脱下衣服坐在山上的一块大石头上,任凭山风吹拂,心情十分舒畅。这里的“披襟”,既写出了诗人脱衣而坐的动作,也写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他在长安供职时,生活优裕,过着悠闲的生活,所以诗中洋溢着一种悠闲安逸的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