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荒城隐僻村,秦关汉隘竟谁论。
万重冷翠侵眉宇,前度飞鸿失爪痕。
石磴几湾容马足,山泉多半入云根。
明年桃李花开日,可许春风度玉门。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姨丈李幼云师希杰重游古长城时所作。诗的首联写景,二、三联抒情,尾联作结。
“一带荒城隐僻村,秦关汉隘竟谁论。”这两句是写眼前的景色。从“一带”二字可以看出,诗人所站的位置很高,视野开阔,他看到的是一片辽阔的荒城。这里说的是在荒凉冷落中的长城。“隐僻”二字,写出了长城的荒凉冷落。“秦关汉隘”,即指秦汉时期的险要之地。“竟谁论”三字,既表明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又暗示了对历史遗迹的惋惜之情。
第二联“万重冷翠侵眉宇,前度飞鸿失爪痕。”这两句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人面对残破的长城,感到无比的悲哀。而这种感情,只有像“万重冷翠”一样,才能把这种心情完全表达出来。“冷翠”,即指苍翠的山色和草木。“万重”,即指层叠不断。“侵”,即侵入的意思。“眉宇”,指面部。“爪痕”,指飞过的大雁的爪印。“前度”,即前一次,这里指前次经过此地。“飞鸿失爪痕”,意思是说,前次飞过此地的大雁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诗人以大雁失爪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第三联“石磴几湾容马足,山泉多半入云根。”这两句话是写诗人所看到的风景。“石磴几湾”,即指石阶上有几个转弯的地方。“几湾”,指几个。“马足”,即指马走过的足迹。“山泉多半入云根”的意思是说,山泉水大多流入云根。“云根”,即云彩之上,形容高处。“多半入云根”,说明这里的水很深,有很高的山峰可以流到那里,也可以理解为这里的风景很美,值得留恋。
第四联“明年桃李花开日,可许春风度玉门。”这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设想。“桃李花开”,指的是春天来了,桃花李花都开了。“玉门”,即玉门关,是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玉门关者,汉之西极也。”所以玉门关又叫玉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明年桃花李花开的时候,我一定带着春风来到你的身边。
这首诗通过对长城景物的描写,抒写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