襆被宿翠微,全身入画里。
或有山下人,貌我图成纸。
岚迷一镫炯,泉暗乱石齿。
林峦交岔人,醉饱正倚几。
惭愧东坡翁,备受万物理。

【注释】

山居晚兴:山中居住的晚上,我兴致勃勃地作诗。

袱被(fúbèi)宿翠微:把被子搭在山腰上过夜。

全身入画里:整个身体好像进入了画里一样。

或有山下人:可能有山下的人来。

貌(mù):模仿。

岚(lán):山间的云气。

迷:模糊不清。

一镫(dēng)炯(jiǒng):一盏灯火闪烁。

泉暗乱石齿:泉水流过乱石之间的声音。

林峦(luán)交岔:树木和山峦交错。

醉饱正倚几:吃饱喝足,斜倚着一张桌子休息。

惭愧东坡翁:对不起东坡先生,因为他也经历过许多事。

东坡: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万理:万物的道理。

【译文】

披着被子住进山腰,全副身心都像入了画境。

或许有那山下人,模仿我画出了一幅画。

山间云雾缭绕,灯光下一片朦胧;乱石嶙峋,泉水潺潺,声声入耳。

树林、山峦交错,人来人往,我正醉得饱食之后靠在一张桌上歇息。

对不起东坡先生,他也经历过许多事,因此我更感到惭愧。

【赏析】

《山居晚兴》是宋代诗人苏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作描绘了作者在山居中的晚景生活,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逸情致。全诗以写景为主,融情于景,寓情于景之中,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首联:“襆被宿翠微,全身入画里。”这两句写诗人披衣就寝后,整个身子都好像进入了一个美妙绝伦的画境中去了。“衾被”,即被子。“翠微”,即深翠的山峦,这里指山腰。“一身入画里”,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入梦时的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颔联:“或有山下人,貌我图成纸。”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入梦后所见所闻的景象。“貌我图成纸”,形容梦中景象逼真,仿佛可以将其画下来。诗人将梦中所见之景描绘得如此生动形象,可见诗人对梦境的喜爱。

颈联:“岚迷一镫炯,泉暗乱石齿。”这两句继续描述诗人入梦后的所见所闻。“岚迷”,形容山峰间飘渺的云雾使灯光变得昏暗;“泉暗”,形容泉水流淌的声音在夜晚显得更加幽静;“乱石齿”,形容乱石之间发出的声音如同牙齿摩擦般清脆悦耳。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梦境中的自然景观。

尾联:“林峦交岔人,醉饱正倚几。”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入梦后所见的景色。“林峦交岔”,形容山林之间的景色复杂多样;“醉饱正倚几”,形容诗人因为酒醉吃饱而斜倚在桌边休息。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梦境中的自然景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入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达到了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