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惯调鹤,散步临前墀。
兴来观其舞,开笼无常期。
胎仙若解意,小立修容仪。
徐焉顿修趾,双翮俄参差。
暂离芳春地,不上乔松枝。
徘徊弄逸态,宛转矜殊姿。
惊鸿方振迅,翔凤偏威垂。
烟雾隐芝圃,风雨生瑶池。
讵嫌心目眩,只觉精神移。
轩翥亦已久,敛翼还自持。
横空骋天步,华表忘归时。
顾念驯养恩,云外凭招之。
低徊同戏彩,不愧林家儿。
【解析】
本诗为五律八句,每两句构成一组,共四组。第一、二句,“幽人惯调鹤,散步临前墀。”“幽人”即隐士,“调鹤”,指驯养鹤。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开篇,表达了隐士对鹤的喜爱之情。第三句,兴来观其舞,开笼无常期。“兴来”即兴起,“无常期”意谓鹤随兴而舞。“常期”指固定的日期或时间。第四句,胎仙若解意,小立修容仪。“胎仙”比喻鹤,“解意”指理解人的意思。第五句,徐焉顿修趾,双翮俄参差。“徐焉”即缓慢行走。“修趾”指鹤的脚趾端整齐。“俄参差”指翅膀参差不齐。第六句,暂离芳春地,不上乔松枝。“芳春”即春天,“乔松”指高耸入云的大树。“暂离”即暂时离开。“不上”指不停留。第七至八句,徘徊弄逸态,宛转矜殊姿。“徘徊”指盘旋。“弄逸态”,指嬉戏的姿态。“婉转”指柔美的样子。第九句,惊鸿方振迅,翔凤偏威垂。“惊鸿”指受惊吓的鸟。“翔凤”指飞得高的凤凰。第十句,烟雾隐芝圃,风雨生瑶池。“烟雾”指云雾。“芝圃”指灵芝园。“瑶池”指神话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仙境。第十一句,讵嫌心目眩,只觉精神移。“讵”通“讵”,岂,难道。“精神移”指精神转移。第十二句,轩翥亦已久,敛翼还自持。“轩翥”指舒展飞翔,“轩”指展开。“敛翼”指收起翅膀。第十三句,横空骋天步,华表忘归时。“华表”即华表柱,古代宫殿门前的一种装饰物,上面有龙形雕刻,象征帝王权威。第十四句,顾念驯养恩,云外凭招之。“顾念”指回顾。“驯养恩”指驯养的恩情。“云外凭招之”指在云端之外向它呼唤招唤。第十五句,低徊同戏彩,不愧林家儿。“低徊”指徘徊。“戏彩”指嬉戏着玩赏色彩。“林家儿”指隐士家的子弟。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个隐士观赏鹤跳舞的情景。全诗八句,每两句为一组,共四组。第一、二组写隐士观赏鹤跳舞;第三、四组写隐士因鹤舞蹈而兴起;第五、六组写隐士因鹤舞蹈而高兴;第七、八组写隐士因鹤舞蹈而感到精神转移;第九、十组写隐士因鹤舞蹈而感到精神转移并久久不能平静;最后一组写隐士因鹤舞蹈而产生归家的想法。
此诗以咏物起兴,借咏鹤抒发了隐士对隐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联写隐士欣赏自己驯养的鹤,第二联写隐士因观赏鹤而兴起。颔联写隐士因观赏鹤而高兴。颈联写隐士因观赏鹤而感到精神转移并久久不能平静。尾联写隐士因观赏鹤而产生归家的想法。全诗语言平易自然,含蓄蕴藉,意境深远,风格清新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