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麋城下,风高浪拍天。
滩头千橹避,沙尾万舟悬。
余霭浮孤鸟,残阳曳暮蝉。
沧江虹贯月,谁问米家船。
七里滩阻风
一棹麋城下,风高浪拍天。
滩头千橹避,沙尾万舟悬。
余霭浮孤鸟,残阳曳暮蝉。
沧江虹贯月,谁问米家船?
诗句释义
一棹麋城下:诗人乘坐的小舟缓缓驶向麋城的下游。”一棹”指用船桨划水的动作,”麋城”是地名,这里代指一个宁静的港口或城市。”下”表示朝向。
风高浪拍天:海上的风很大,浪也很高,拍打着天空。这里的”浪拍天”描绘了海风的力量和浪花的冲击。
滩头千橹避:在河滩边,无数的船只都躲开了风高浪急的海面。”橹”是船上用来推动船前进的工具,”滩头”指的是河滩。
沙尾万舟悬:在沙岸的尾部,有成千上万的船只在风浪中摇摆。”悬”意味着船只在风浪中摇晃的状态。
余霭浮孤鸟:在日落时,薄雾缭绕,一只孤独的鸟儿在水面上飘浮。”浮”描绘了鸟儿在水面上的浮动状态。
残阳曳暮蝉:当太阳即将落山,晚霞将天空染成金黄色,一群蝉在晚风中鸣叫。”曳”描述晚霞和晚风对蝉的影响,使得蝉叫声显得更加悠长和动听。
沧江虹贯月:月光如一条彩虹般穿过沧江,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贯”在这里表示连接,使月亮与河流相连。
谁问米家船:在这广阔的江河之中,谁还会关心像米家船这样的小舟呢?”问”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微小存在感的感慨。
译文
一叶扁舟驶向麋城的下游,风势强劲浪涛拍击着天空。滩头无数船只躲避波浪,沙岸尾部无数船只悬挂在风中。黄昏时分薄雾中的孤鸟悠悠地飞,夕阳映照下的晚蝉声声哀鸣。月光穿透沧江形成彩虹般的桥梁,又有谁来询问这微小的米家小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全篇以自然景观为线索,通过对风高浪急、滩头千橹、沙尾万舟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上景象。同时,诗中的“余霭浮孤鸟”、“残阳曳暮蝉”等意象,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韵味与深度,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哲思。最后,“谁问米家船”这一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微不足道存在的感慨,也引发人们对生活本质和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