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祇园九日游,寒山落叶几经秋。
惭侬十载徒乌帽,输汝一庵到白头。
贝叶飘残来去劫,天花散尽古今愁。
虎溪自此宜联社,为爱高人惠远俦。

犹记祇园九日游,寒山落叶几经秋

惭侬十载徒乌帽,输汝一庵到白头。

贝叶飘残来去劫,天花散尽古今愁。

虎溪自此宜联句,为爱高人惠远俦。

注解与赏析:

  1. 诗句解析
  • “犹记祇园九日游”: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某次在祗园度过的九日之游的回忆。祗园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事件,而九日则指该地或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这里诗人通过回忆来表达对该地或事件的深刻印象和情感联结。
  • “寒山落叶几经秋”:这里的“寒山”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象征,代表着某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落叶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秋天常常与收获和离别联系在一起,此处可能寓意着人生的变迁和经历。
  • “惭侬十载徒乌帽”:这里的“惭侬”表达了诗人的自谦或自责,可能是因为在过去的十年里,诗人没有取得显著的成就或改变。而“乌帽”则是一种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可能比喻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或责任。整句诗可能在强调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或自我批评。
  • “输汝一庵到白头”:这里的“输汝”是称赞对方,可能是在赞美宋禅师的智慧或修为。而“一庵”则指代某个具体的场所或空间。到白头则意味着长时间的居住或修行,表达了对宋禅师长期坚持和修炼的一种敬意。整句诗可能在表达对对方坚持不懈的精神的赞扬。
  • “贝叶飘残来去劫”:这里的“贝叶”可能指的是佛教的经典或文献,而“飘残”则表示这些经典的逐渐消失或破损。来去劫则是一个哲学概念,表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无常和变化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句诗可能在强调经典或文献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威胁。
  • “天花散尽古今愁”:这里的“天花”可能是指天上的瑞花,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而“散尽古今愁”则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或状态,意味着无论古今如何变化,这种美好的情感或状态始终存在。整句诗可能在表达一种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 “虎溪自此宜联句”:这里的“虎溪”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象征,而“联句”则是一种文学体裁,要求作者之间相互呼应和协作。这句话可能在强调通过文学创作或交流,可以加深彼此的理解和支持。
  • “为爱高人惠远俦”:这里的“爱”表示尊敬或敬仰,而“高人”则是指有高深学问或才能的人。“惠远俦”则意味着慷慨施予和广泛的交往。整句诗可能在表达对某人的敬佩之情,认为其行为或品质值得尊敬和效仿。
  1. 整体翻译
  • 回忆一次在祗园度过的九月之旅,感受到了深深的怀念。
  • 我惭愧自己过去十年未能有所作为,只戴着一顶普通的乌帽。
  • 羡慕宋禅师能在这破旧的庵中度过一生,直至头发变白。
  • 那些被遗忘的经典书籍,如同飘落的树叶,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 世间的美好如同天花般绽放,但它们的存在却能消除人们心中的忧愁。
  • 从今往后,我们应像虎溪一样进行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共同进步。因为敬仰你,我乐于与你有长期的友谊。
  1. 作者简介
    匡南枝(1750年—1805年),字子章,号石门居士,又号西樵山人。清代诗人,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人。他出身于官宦家庭,曾祖父是嘉庆皇帝的老师。匡南枝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其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多以描绘江南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