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从春里踏残红,剥啄禅关一笛风。
茶味恰添钟梵后,诗情遥在水声中。
百年鹤径老松树,三月莺花古佛宫。
剩有苍凉数行字,拟参半偈万缘空。
游阳山庵次韵答李大
曾从春里踏残红,剥啄禅关一笛风。
茶味恰添钟梵后,诗情遥在水声中。
百年鹤径老松树,三月莺花古佛宫。
剩有苍凉数行字,拟参半偈万缘空。
注释:
- 曾从春里踏残红:曾经在春天里踏过凋零的花瓣。
- 剥啄禅关一笛风:敲门时吹起的风声,如同敲木鱼的声音。
- 茶味恰添钟梵后:茶的味道正好与寺庙里的钟鼓声相伴。
- 诗情遥在水声中:诗歌的情感仿佛在水中流淌。
- 百年鹤径老松树:古老的松树见证了一百年的历史。
- 三月莺花古佛宫:古佛宫在三月份开满了鲜花。
- 剩有苍凉数行字:剩下的只有一些苍凉的文字。
- 拟参半偈万缘空:打算参悟一些半偈万缘空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赏阳山庵时的即兴之作。诗人以游人的眼耳感受了庵内的景色和氛围,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邃,充满了禅宗的气息和诗意的美感。通过对春天、古寺、松树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境界。同时,诗中的“茶味恰添钟梵后”,“诗情遥在水声中”等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诗人通过“剩有苍凉数行字,拟参半偈万缘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间万物的理解和领悟,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又传达了其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