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结庐江汉上,黄鹄溪头独来往。
一朝作吏去乡邦,闽海滇云叹鞅掌。
却辞五马入皇都,手板炉香画省趋。
敢谓诗人例水部,欣当盛世分工虞。
晨光到署荷同辈,清漏入朝联友于。
心间恒看紫塞雁,身勤惯听城头乌。
荐达频加思效职,列厂纵横辨埏埴。
庀材鸠工古所重,和土钧泥今倍力。
纷剧宁教阻静便,聊寻丈室学安禅。
绳床棕拂依初地,粥鼓钟鱼响梵天。
每憩西偏意疏豁,遥峰爽气当吾前。
帝城近抱若几案,方塘碧水淼淼泉。
凭高俯瞰百里内,南山一带相钩连。
于兹卜筑颇轩敞,风光澄淡景物妍。
凿基列砌不数武,架楹覆瓦期牢坚。
结构虽微可乘兴,槐眉小署名陶然。
自春徂夏频来此,伫立晴檐还隐几。
蒹葭摇曳出人家,鸥鹭蹁跹下池水。
凉宵千顷霁月明,霜天万灶寒烟起。

陶然亭

家世结庐江汉上,黄鹄溪头独来往。

一朝作吏去乡邦,闽海滇云叹鞅掌。

却辞五马入皇都,手板炉香画省趋。

敢谓诗人例水部,欣当盛世分工虞。

晨光到署荷同辈,清漏入朝联友于。

心间恒看紫塞雁,身勤惯听城头乌。

荐达频加思效职,列厂纵横辨埏埴。

庀材鸠工古所重,和土钧泥今倍力。

纷剧宁教阻静便,聊寻丈室学安禅。

绳床棕拂依初地,粥鼓钟鱼响梵天。

每憩西偏意疏豁,遥峰爽气当吾前。

帝城近抱若几案,方塘碧水淼淼泉。

凭高俯瞰百里内,南山一带相钩连。

于兹卜筑颇轩敞,风光澄淡景物妍。

凿基列砌不数武,架楹覆瓦期牢坚。

结构虽微可乘兴,槐眉小署名陶然。

自春徂夏频来此,伫立晴檐还隐几。

蒹葭摇曳出人家,鸥鹭蹁跹下池水。

凉宵千顷霁月明,霜天万灶寒烟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作者在陶然亭的创作生活和对陶然亭的热爱。

首二句“家世结庐江汉上,黄鹄溪头独来往。”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陶然亭的眷恋之情。他出生在江汉之间,从小就喜欢在黄鹄溪边游玩。陶然亭则是他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每当闲暇之余,他总是喜欢来这里欣赏风景,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中间六句“一朝作吏去乡邦,闽海滇云叹鞅掌。”则反映了作者由自由自在的生活转为忙碌的工作生活。他曾经在闽海、滇地等地任职,但总是感叹官场的压力和束缚。

后四句“却辞五马入皇都,手板炉香画省趋。”描绘了他辞官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他不再为官,而是隐居在京城附近,享受着宁静的生活。他常常手执炉香,在画院中穿梭,寻找灵感。这里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八句“敢谓诗人例水部,欣当盛世分工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于盛世的期盼。他认为诗人应该像水部的官员一样,致力于诗歌创作。而在盛世时期,诗人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六句“晨光到署荷同辈,清漏入朝联友于。”则描绘了诗人在朝中工作时与同僚们相处融洽的场景。他们一起迎接晨光,一起在宫中忙碌,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于国家事业的忠诚之心。

整首诗以陶然亭为背景,通过对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官场、诗歌创作以及国家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