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守蓬蒿,寸步困偪仄。
忽成沧海游,捩眼恣天色。
坤舆漾空虚,洪河洵涓滴。
扶桑浇悬根,滇㴐知不隔。
夜半天鸡鸣,霞烧半海赤。
绛阙烂温汾,三山下临逼。
掉头顾平地,夜气正黝黑。
良久火轮出,游氛渐开辟。
燋劳念冯生,始觇东方白。
安知金鸦辉,早射昆仑脊。
海中观日出
我生守蓬蒿,寸步困偪仄。
忽成沧海游,捩眼恣天色。
坤舆漾空虚,洪河洵涓滴。
扶桑浇悬根,滇㴐知不隔。
夜半天鸡鸣,霞烧半海赤。
绛阙烂温汾,三山下临逼。
掉头顾平地,夜气正黝黑。
良久火轮出,游氛渐开辟。
燋劳念冯生,始觇东方白。
安知金鸦辉,早射昆仑脊。
注释:
- 海中观日出: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景象。
- 我生守蓬蒿:我一生都在蓬蒿之中生活,形容隐居或生活简朴。
- 寸步困偪仄:寸步难行,形容地势险要或环境狭窄。
- 忽成沧海游:突然之间变成了在大海中游览。
- 捩眼恣天色:转眼间便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天边景色。
- 坤舆漾空虚:大地(坤)变得空洞而空旷。
- 洪河洵涓滴:洪河如同细微的水珠一样。
- 扶桑浇悬根:扶桑树的枝叶垂挂在树枝上。
- 滇㴐知不隔:滇㴐与外界似乎没有隔阂。
- 夜半天鸡鸣,霞烧半海赤:夜晚的天空中,天鸡报晓,天空被晚霞染成了红色。
- 绛阙烂温汾:绛红色的宫殿显得温暖而明亮。
- 三山下临逼:三山岛的山峰靠近了海边。
- 掉头顾平地:回头看向平坦的地方。
- 夜气正黝黑:夜晚的空气非常黑暗。
- 良久火轮出,游氛渐开辟:经过漫长的时间,太阳终于从云层中露出,天气变得明朗起来。
- 燋劳念冯生:焦灼地思念着冯生。
- 始觇东方白:终于看到了东方的晨曦。
- 安知金鸦辉,早射昆仑脊:哪里知道金乌的光芒已经照耀到了昆仑山脉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之人在海上观赏日出的情景。诗人用“海中观日出”作为开篇,引出了整个诗的主题,即通过观日出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在诗句“我生守蓬蒿,寸步困偪仄”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隐居生活状态,以及在这样环境中的孤独和无奈。这种孤独感使得诗人更加渴望自由的天地,渴望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忽成沧海游,捩眼恣天色”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海上观日出的壮阔景象。他仿佛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探险家,可以在大海中尽情地遨游,领略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坤舆漾空虚,洪河洵涓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大海的辽阔和浩渺。大地(坤)仿佛变得空洞而空旷,而洪河则如同细水长流,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在“扶桑浇悬根,滇㴐知不隔”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扶桑和滇㴐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他认为,虽然人类居住在陆地上,却与自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仿佛自然界中的树木和动物都与人类有着不解之缘。
最后两句“夜半天鸡鸣,霞烧半海赤”则将视角转向了日出前的夜晚。诗人用天鸡报晓和晚霞映照海面的画面,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这种氛围使得诗人感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也为他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天做好了准备。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