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成安君,泜水之上身首分,君不见管敬仲,贫贱之交腹心共。
古道可慕今人隳,翻云覆雨羞者谁。种树莫种白杨柳,酌酒莫酌黄金罍。
杨柳不向雪中舞,金罍但向豪门举。

【注释】

  1. 成安君:指曹操(字孟德,小名叫阿瞒)。2. 泜水:即泜河。3. 管敬仲:指管仲,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相国。4. 古道今人隳(huī):古人崇尚忠节,今人却因贪图富贵而抛弃道德。隳:毁坏。5.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6. 白杨柳:白色的柳树,比喻贫贱的人。7. 雪中舞:比喻在逆境中保持节操。8. 豪门:豪富人家。9. 金罍(léi):盛酒的美酒器。10. 莫:不要。11. 隳:毁坏。
    【赏析】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名曲,多以七言诗的形式写成,每句四言,共三十二句,内容多表现了对人生短暂、世事多变的感叹,以及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这首短歌就是其中之一。
    “短歌”二字,点明了这首诗的内容与形式,即篇幅不长,只有四句,且全是四言诗。这种形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格式,给本诗增添了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它仿佛是一幅精美的剪纸画,将诗人的思想情感浓缩在四句之中,既凝练简洁,又意蕴深长。
    第一首的前两句,写成安君和管敬仲的遭遇,用对比的手法,把过去和现在进行了对比。前一句“君不见成安君”,说的是曹操(字孟德)的故事;后一句“君不见管敬仲”,说的是春秋时齐国相国管仲的故事。这两句话,一正一反,形成鲜明的对照。曹操出身贫寒,但能从平民百姓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英雄;管仲则出身高贵,却最终被齐桓公所杀。这两个人物,一个代表了过去,一个代表了过去,一个代表着过去,一个代表着过去,都曾为官执政,也都曾显赫一时。然而,他们的结局却截然不同:一个是身首异处,一个是被赐死。这一正一反的对比,使本诗的主旨更加鲜明地突出出来。
    第二首的前两句,写古代的道德风尚,用反语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代人的不满情绪。前一句“古道可慕今人隳”,说的是古代的道德风尚值得人们效仿,可是今天的人们却丢弃了这种道德风尚;后一句“翻云覆雨羞者谁”,说的是那些反复无常的人应该羞愧。这里的“翻云覆雨”,用来形容人们喜怒无常,变化莫测,暗喻着那些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之徒。这一反语的手法运用得当,有力地揭露了这些人的丑恶本质。
    第三首的前两句,写诗人自己的行为准则,用直述的手法,表明自己要像古人那样坚守道德品质。前一句“种树莫种白杨柳”,意思是说,种树的时候不要种那种白色的杨柳树,因为这种树容易招虫害;后一句“酌酒莫酌黄金罍”,意思是说,饮酒的时候不要喝那种装有钱的玉制酒器里的美酒,因为那是一种奢侈浪费的行为。这里的“白杨柳”和“黄金罍”,都是比喻贫贱的人和豪门贵族。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坚守贫贱之交、反对富贵骄纵的人生态度。
    最后一首的前两句,写诗人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批评。前一句“杨柳不向雪中舞”,指的是那些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节操的人,他们就像柳树上的柳絮一样坚韧不拔;后一句“金罍但向豪门举”,指的是那些在富贵面前卑躬屈膝的人,他们就像金罍里的美酒一样让人陶醉。这里的“白雪”、“豪门”,都是比喻那些权势之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那些丧失节操、趋炎附势之徒的强烈谴责。
    本诗通过对比、反语等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成安君、管敬仲等人的一生,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同时,本诗也通过诗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批评,展现了诗人崇高的精神风貌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