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层峦城上楼,南来有客此勾留。
龙潭水浅田园在,猴洞亭高石径幽。
扑面凉风疑异候,关心明日是中秋。
披荆斩棘非容易,只望贤能百里侯。

【注释】

登恒春南城楼:登上恒春南面城墙上的高楼。恒春县,今属台湾省。南城楼,指位于恒春县城南方的城楼。

城外层峦城上楼:城外层层叠叠的山峰在城楼上回荡。

南来有客此勾留:这里有个从南方来的客人在这里停留。

龙潭水浅田园在,猴洞亭高石径幽:龙潭水浅,田园依然存在;猴洞亭高,石径幽深。

扑面凉风疑异候,关心明日是中秋:迎面吹来的清风让人感到季节的变化,担心明日就是中秋节了。

披荆斩棘非容易,只望贤能百里侯:要披荆斩棘并非容易的事,希望有贤能的人能够成为百里的长官。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八月,诗人当时任衡州(治所在衡阳),与友人相别后登恒春南城楼,作此诗以送行。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联写景,写出恒春城南城楼之高远、壮观,以及“南来有客”在此停留的情景。颔联写景,写出城中田园景色,以及“龙潭水浅”、“猴洞亭高”、“石径幽深”等景物特点。颈联写景抒情,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尾联抒情,抒发出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对友人的期望。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首句点明时令,次句写景抒怀。诗人登上城楼,看到远处层层叠叠、峰峦起伏的山景,又看到城中绿树成荫,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更让他牵挂的是“南来有客”此刻正滞留在城中。这一句既写了眼前之景,又表达了他内心的牵挂。

接下来三句都是描写城内景物。“龙潭水浅”,写出了潭水之浅;而“田园”却依然存在。一个“浅”字,既写出了潭水之浅,又写出了田园之美。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内心对于官场生涯之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猴洞亭高”,写出了亭子之高,同时也暗示出城中人居之高傲。“石径幽深”,写出了石径之幽,同时也暗示出城中道路之崎岖。这几句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水、田园、亭子等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可以听到潺潺流水的声音,看到鸟儿在枝头歌唱的情景,感受到微风吹过石径带来的凉爽。这些景物都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好了铺垫。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情感抒发。首先,“扑面凉风疑异候”,写出了秋风已经吹拂而来,让人感到季节的变化。这里的“异候”可以理解为季节的变换,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感受。其次,“关心明日是中秋”,写出了诗人对于时间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中秋佳节即将到来,诗人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最后,“披荆斩棘非容易,只望贤能百里侯”,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他期望有贤能之人能够成为百里的长官,为国家做出贡献。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山水田园、亭子石径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对仕途的厌倦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