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高山接太行,春深墓草散牛羊。
禁烟节自多风雨,旌善田谁种稻粱。
十载君臣同牧圉,一身泉石中膏肓。
晋祠流水清如玉,洗出幽岩数点苍。
绵山
城外高山接太行,春深墓草散牛羊。
禁烟节自多风雨,旌善田谁种稻粱?
十载君臣同牧圉,一身泉石中膏肓。
晋祠流水清如玉,洗出幽岩数点苍。
注释:
①绵山:《水经注》说:“绵上县有绵水,绵山因水得名。”绵山在山西太原市北郊,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山上有许多古迹和文物,如真武庙、天池等。
②城外高山接太行:《太平御览·州郡部》引《地理风俗记》说:“山西太原府东北六十里有绵山。”绵山位于太原城之东,故称绵上。
③春深墓草散牛羊:《太平御览·人事部》引《三辅黄图》说:“绵山为县界所限,故其人冢墓皆近于道。”春深时,坟上的野草已经长高,可以看见牛羊在坟间走动。
④禁烟节自多风雨:禁烟节是古代祭祀天地和祖先的节日,一般在清明节前后。这里指春天的禁烟节。多风雨指雨水频繁。
⑤旌善田谁种稻梁:《太平寰宇记》卷一七○引《晋阳集》说:“绵山南五里曰绵水,源出于县西绵山,即古之绵上县。”这里说绵山上的田地都是种植粮食作物的地方。
⑩十载君臣同牧圉:《太平寰宇记》卷一七○引《晋书》说:“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封子刘恒为代王,都于今山西太原。”这里指汉朝的皇帝与大臣们共同治理农田。
⑪一身泉石中膏肓:泉水从石头缝隙中流出,比喻身体衰弱。这里的泉石指的是绵山中的岩石。
⑫晋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的悬瓮山腰。晋祠是纪念晋国大夫介子推的祠庙。《史记·晋世家》记载:“文公于是乎作晋大卤,反汾阴之田,军郭峪之间。”郭峪就是今天的晋源镇。晋祠附近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和文物,是一处游览胜地。流水:指晋祠附近的汾河。晋祠位于汾河西岸,晋祠的北面有一条小溪流过,清澈见底,像一条白色的丝带一样环绕在晋祠周围,非常美丽。
⑬洗出幽岩数点苍:《太平寰宇记》卷一七○引《晋阳集》说:“绵山上有晋祠。”晋祠旁边有一座山峰,名叫“苍”,山上有很多洞穴,泉水从那里流出,汇成一条小溪流进晋祠。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王维生活在开元年间(713-740),这是唐朝鼎盛时期的一个时期。他以山水诗为主,兼写边塞和宫廷生活题材,风格清新淡雅,意境优美。这首诗描绘了绵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