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廊环抱蜀冈斜,高阁层檐碍落霞。
怪石倾敧衰草乱,昔年亭馆属谁家?

古韵悠悠,怀古思今

何震彝的《扬州怀古十六首(其五)》一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扬州蜀冈之胜景。回廊环抱,高阁层檐,落霞映照,怪石倾敧,衰草乱舞,昔日亭馆,究竟属谁家?

首句“回廊环抱蜀冈斜”,便描绘出一幅立体而生动的画面。蜀冈之形似弓,回廊则如弦,二者相互依存,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图景。诗人以“环抱”二字,传达了蜀冈与回廊之间的紧密联系,仿佛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山水之美完美地融入城市之中。

“高阁层檐碍落霞”,则进一步展现了扬州城的建筑特色。高阁与层檐的设计,使得夕阳之下的景色分外迷人,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落霞映照在高阁上,更显得庄严而神圣;而层檐则如同一把伞,为过往的行人遮挡风雨,给人以庇护。

“怪石倾敧衰草乱”,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野性之美。怪石嶙峋,犹如大自然的雕塑作品;衰草遍地,又增添了一份荒凉之感。然而,正是这种野性的美,才让诗人想起了往昔那繁华的景象。昔日的亭馆,或许就在这些怪石之间,曾经有人在此吟诗作赋,品茗赏景,留下了无尽的故事与传说。

末句“昔年亭馆属谁家?”则引发了读者对往事的遐想。昔日亭馆的主人究竟是谁呢?或许是一位文人骚客,或许是一位权贵显贵,亦或是寻常百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曾经辉煌的亭馆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这废墟一片。然而,正是这些废墟,才更加凸显出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将扬州的历史与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才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与传承。

何震彝的《扬州怀古十六首(其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扬州的美丽画卷。让我们在这画卷中流连忘返,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才情,也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