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秋深落寞潮,昏黄冷月咽琼箫。
谁知蔓草荒烟外,即是当年拱四桥。

何震彝的《扬州怀古十六首·其十一》是一首描绘扬州美景和历史变迁的诗作。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注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扬子秋深落寞潮:指扬州的秋天,深沉而孤寂,伴随着潮水涌动。
  • 昏黄冷月咽琼箫:黄昏时分,月亮显得昏暗而冷清,仿佛在吹奏着清脆的玉箫。
  • 谁知蔓草荒烟外:谁曾想到在蔓草和烟雾之外的地方,隐藏着历史的沧桑。
  • 即是当年拱四桥:这里指的是曾经繁华的拱宸桥遗址,如今只剩下了荒草和烟雾。
  1. 译文
  • 扬州的秋天,深沉而孤寂,伴随着潮水涌动。
  • 黄昏时分,月亮显得昏暗而冷清,仿佛在吹奏着清脆的玉箫。
  • 谁曾想到在蔓草和烟雾之外的地方,隐藏着历史的沧桑。
  • 这里指的是曾经繁华的拱宸桥遗址,如今只剩下了荒草和烟雾。
  1. 关键词注释
  • 扬州:古代的城市名,现在的江苏省。
  • 落寞潮:形容扬州秋天的寂寞和凄凉,潮水涌动象征着历史的变迁。
  • 昏黄冷月:黄昏时的月光昏暗而冷清,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琼箫:古代乐器,以玉石为材料制成,声音清脆悠扬。
  • 蔓草荒烟外:形容荒凉的地方,蔓草生长茂盛,烟雾弥漫。
  • 拱宸桥:历史上著名的桥梁,现在已经废弃。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扬州秋天的景象和历史遗迹,展现了作者对这座城市深深的怀念和感慨。
  • 诗句中的“扬子秋深”和“昏黄冷月”等词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孤寂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扬州秋天的独特韵味。
  • “谁知蔓草荒烟外”,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叹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
  • “就是当年拱宸桥”一句,则让人联想到扬州曾经的繁华与辉煌,同时也暗示了历史变迁给城市带来的沧桑感。

这首诗通过对扬州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遗迹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深深怀念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