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无新书,空阶历古今。
亦作琴筑响,亦作钲鼓音。
如何羁旅士,披衣起长吟。
一点不到地,点点刺人心。
遂令千古雨,此夜愁独深。

诗句释义

1 雨声无新书:这句表达了雨的声音虽然持续不断,但并不带来新的信息或书籍,意味着雨声是重复的、单调的。

  1. 空阶历古今:描述了雨声在空旷的台阶上回响,穿越了时间的长河,从古至今。
  2. 亦作琴筑响,亦作钲鼓音:这里比喻雨声如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一般,既有琴瑟的清脆又有鼓锣的浑厚。
  3. 如何羁旅士:形容那些在外漂泊的游子,无法归家的心情。
  4. 披衣起长吟:因为思念家乡而起床吟诵诗歌。
  5. 一点不到地:这里的“点”可能指的是雨滴落下的声音(如“点滴”一词),而“不到地”则形容雨点虽落却未能触及地面,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
  6. 点点刺人心:通过雨声触动诗人的内心,引起深切的感触。
  7. 遂令千古雨:雨声如此,成为了千古以来人们共同的感受。
  8. 此夜愁独深:诗人独自在这个夜晚,被这连绵不断的雨所困扰,感受更深的孤独与忧愁。

译文

雨声没有带来新的消息,它只是在空旷的台阶上,穿越时空,回响着过去和现在。它时而像琴瑟一样清脆,时而又如鼓锣般浑厚。在外漂泊的游子无法安眠,于是披上衣服起身长吟。尽管雨声似乎触及不到地面,但那细微的触感却深深刺痛着人们的心。这样的雨声使得无数人在千年里都感受到它的存在。今夜,在这孤寂的时刻,这连绵不断的雨声让我感到更加孤独和忧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雨声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深深的情感。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雨声拟人化,使其仿佛具有了生命和情感。诗中的“空阶历古今”,“亦作琴筑响,亦作钲鼓音”,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雨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种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雨声带来的情感共鸣。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对远方游子的同情和理解。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的共鸣让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共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成功地捕捉了雨声这一简单元素的内在美,展现了其深远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