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静焚香,清风千载留。
扰扰彼何人,铸错穷九州。
“扫地静焚香,清风千载留。扰扰彼何人,铸错穷九州。”这句诗是清代诗人吴之振的《次韵和宋牧仲后园六绝句 其六》。
诗的第一句“扫地静焚香,清风千载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在一片宁静的环境中,人们静静地扫地、焚香,清风拂过,仿佛连千年都留在了这里。这里的“扫”与“静”相对应,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焚”与“香”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清风”则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永恒。这一句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禅意的图景,使人仿佛置身于古代文人的理想境界。
第二句“扰扰彼何人,铸错穷九州”,则转入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这里的“扰扰”指的是纷乱喧嚣,“彼何人”是对那些制造纷扰之人的提问,“铸错”则暗喻了错误的决策或行为,“穷九州”则表达了这些错误行为的影响范围广泛。这一句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对那些制造混乱的人的谴责,以及对历史教训的警示。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吴之振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古代文人的理想境界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值得读者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