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金濑畔敢安居,覆楚亡吴数上书。
手把蜀镂思往事,九原归去愧包胥。
【注释】伍员:指春秋末年楚国的大夫申包胥。
金濑:指长江下游,在今江苏镇江附近一带。
覆楚:楚顷襄王被秦国所灭。
归去:指归葬故土。
【赏析】这首诗是说,投金濑畔,不敢安居,屡次上书楚顷襄王要求复国。手把蜀镂(指吴国的兵器),思念过去的事情,觉得惭愧于吴国的伍子胥。
此诗为作者自况,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和渴望国家统一的愿望。
投金濑畔敢安居,覆楚亡吴数上书。
手把蜀镂思往事,九原归去愧包胥。
【注释】伍员:指春秋末年楚国的大夫申包胥。
金濑:指长江下游,在今江苏镇江附近一带。
覆楚:楚顷襄王被秦国所灭。
归去:指归葬故土。
【赏析】这首诗是说,投金濑畔,不敢安居,屡次上书楚顷襄王要求复国。手把蜀镂(指吴国的兵器),思念过去的事情,觉得惭愧于吴国的伍子胥。
此诗为作者自况,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和渴望国家统一的愿望。
【注释】 过闻果师园居:路过闻果师的园林住所。 帆影窗中没,钟声树杪移:帆影消失在窗户的另一边,钟声从树梢传来。 檐依悬果近,阁避偃松欹:屋檐靠着悬挂的果实,阁楼避开了倾斜的松树。 菜甲春来蚤,茶枪雨后迟:春天菜叶长得早,茶叶生长得慢。 散斋闲独往,应与道人期:斋戒结束后闲暇地前往,应当和道人相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园林风光的小诗,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图画。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
诗句释义 1 蚤凉成偶游:"蚤"指天刚亮的时候,“凉”指的是清晨的微凉。"成偶游"意味着在这样凉爽的早晨,作者选择出门散步。 2. 惜爽憩南楼:"爽"意为清爽,"憩"是休息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对早上凉爽清新气候的喜爱,并选择在南楼上停留休息以欣赏和享受这美好的自然风光。 3. 棋响鸟声动:"棋响"可能是指下棋的声音,这里的"响"有声音的意味。而"鸟声动"则描述了鸟儿清脆悦耳的叫声。 4.
【注释】 游西湾:在今广东省肇庆市境内。西湾为肇庆名胜之一,有“一湾流水半江帆”的美誉。断壁、荒祠、钟、云、生来几两屐等皆指景物。 栗:古代的一种供祭祀用的干肉,这里指干板栗。 鼠窜藤:老鼠在藤上跳跃。 选胜: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 扪危:攀越险峰,比喻登山游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诗。诗人于某日登临西湾,面对荒废的古庙和荒凉的自然景观,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七绝。全诗意境幽静、清远
【注释】 元墓谒剖公:拜访剖公(指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即元稹墓。 一衲消群相,孤峰占妙香:僧衣像一件衣服一样,消除了世间的纷扰,只有孤山独秀,香气四溢。 经声清石骨,佛面冷湖光:僧人在诵读经文的声音中,能让人感受到石头的清凉,佛面的冷静如同湖水。 花落承趺坐,云归识讲堂:花瓣落下时,僧人盘腿坐在地上,云彩归来之时,就知道是到了讲学的地方。这里的“趺”指的是盘腿而坐的姿势。 空潭今夜月,钟鼓祝前王
这首诗的注释已经包含了,以下是逐句释义: 1. "穿山势削悬崖断" - 描述的是穿山的地势,山势陡峭,像被削断了一样。 2. "根移怒雨来" - 描绘了山根随着猛烈的雨水而来。 3. "洞深山转伏" - 描述了山洞深处,山峰转角处隐藏在地下。 4. "石尽海方开" - 当石头都消失后,海洋才露出水面。比喻事物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显现出来。 5. "废寺三盘磴" - 描写了废弃的寺庙,有三个台阶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天台山的景色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振锡西泠渡:振锡,即打铁的声音,表示和尚开始修行;西泠,即今天的西湖;渡河,指在湖面上行走。整句的意思是说,和尚开始在西湖上修行,打铁的声音在湖面传来。 屐侵盘磴雪,衣湿渡江云:屐,即木屐;盘磴,即台阶;雪,指的是湖上的水花;渡江,指从湖上过江;云,指的是湖上的雾气。整句的意思是说,和尚的木屐被水冲到台阶上来
《五月寻山夜寒话雨》是清代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逐句解读: 1. 首联解析:首联“客衣轻百里,长夏惜登临”描述了穿着轻盈衣物的旅人行走在漫长的夏季里,对登高远望的渴望。 2. 颔联解析:颔联“正尔出门夜,忽逢山雨深”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出门时突遇大雨的情景,营造出了一种意外和紧迫的氛围。 3. 颈联解析:颈联“聊将斗酒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通过描绘溪桥夜景,抒写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清丽,意境幽雅,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开头两句“竹深斜见屋,溪冷不分桥”,是写月夜溪边的景色。“竹深”点出诗人的居处,说明他远离了尘嚣,在山里过着恬静的生活。“斜”字用得妙,它不仅写出了月亮的倾斜角度,而且使整个画面更显得清幽宁静。“竹深”与“屋”之间有一段距离,所以“斜见屋”三字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节:舌在音何𧮈,唇亡口半呿 - “舌在音何𧮈”: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舌”与某种抽象的“音”联系起来。可以理解为舌头(象征性地)承载着某种声音或意义。 - “唇亡口半呿”:嘴唇没有了,嘴巴自然张开。这里的“呿”是开口呼出的声调,形象地描绘出失去嘴唇后嘴巴的状态。 第二节:病同师伯齴,方问仲堪医 - “病同师伯齴”:这里可能是指病情相似或相仿
【注释】 1. 瑜芬:人名。侍儿:婢女。明慧:聪明伶俐。去:离别。江上送君别:在江边送别。 2. 馀情感侍儿:对侍者的感情。 3. 对人先母意:以母亲对待他人的方式来对待侍者。 4. 生小就侬嬉:从小时候起就跟你玩耍。侬:我,你。嬉:玩耍。 5. 恃稚偏频进:因孩子气而频繁接近。 6. 含娇托未知:带着娇媚的样子托着不知道的东西。 7. 谁解笑微窥:谁能理解微笑中的秘密。 【赏析】
兰若停骖洒墨成,过河持节事分明。 上林飞雁无还表,头白山僧话子卿。 注释:停下马来在兰若寺(寺庙)停留并挥笔洒墨写成诗文,渡过河流手持节杖去执行使命明确清晰。上林的飞雁没有返回的表示,年老的山中的僧人谈论着子卿。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此诗首联“兰若停骖洒墨成,过河持节事分明”描写了诗人驻足于兰若寺中,停下了马,停下马来在兰若寺停留并挥笔洒墨写成诗文
注释: 古意(其一): 欢乐像织机中细细的丝线,相思之情就像树上结出的相思豆。 我就像衣上的花朵,被春风轻轻吹过,却无法随风离去。 译文: 欢乐就像织机中的细丝,相思之情就像树上的相思豆。 我就像衣上的花朵,被春风轻轻吹过,却无法随风离去。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爱人深沉而持久的情感。首句“欢似机中丝,织作相思树”,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欢乐比作织机中的细丝
【注释】 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指采石矶上石头高耸入云,江水奔腾激荡。 曾闻飞将上,落日吊开平。——指三国时吴将陆逊在此地指挥作战的史事。陆逊,字伯言,吴郡华亭人,官至大司马,封宣城侯。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以刘备为蜀中王,使备与权和亲;又令陆逊督诸将拒备于夷陵(今湖北宜都),而刘备遣诸葛亮拒之。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迫使刘备退军。后诸葛亮出师伐魏
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 霸越和吴的灭亡之计已经实施,那么功劳大的人将如何奖赏呢? 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西施也有弓下的恐惧,不是只有范蠡改名换姓逃走
诗句原文: 玉关秋尽雁连天,碛里明驼路几千! 夜半李陵台上月,可能还似汉宫圆? 译文: 在秋天结束时,玉门关的上空飞来成群的大雁,它们伸展着长长的翅膀,仿佛连接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在这片辽阔的沙漠上,一队队的骆驼缓缓前行,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道路,大约有几千公里长。夜幕降临时,我在李陵台的月光下仰望天空,不禁想起了汉代宫廷中那圆润明亮的月亮,是否也像今晚一样,洒下了柔和而皎洁的光芒? 赏析:
【注释】 ①关山:泛指南方的高山。胜:指景色优美,风光秀丽。路:指道路。难堪:不平坦。征鞍:马鞍。骖(cān):驾在马鞍两边的饰物。十丈黄尘:形容路上飞砂走石,尘土飞扬。千尺雪:形容雪花飞舞,飘洒如雪。可知:可想见。俱:都。不似:不如。江南:这里指长江以南地区,即中原以北的广大地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旅途中所见的南方与北方的不同景象。首句点题,说虽然南方的关山景色十分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