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长安道,同时侍玉皇。
公方翔凤阁,予谬含鸡香。
公才简帝心,捧檄来闽疆。
予亦衔命出,连镳共一方。
长溪接三山,灯火每相望。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这是对考生的基本要求。
第一句:忆昔长安道,同时侍玉皇。
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唐代的都城。同时,这里指诗人与观察同一时代,在皇帝身边侍奉。
第二句:公方翔凤阁,予谬含鸡香。
公,指观察;方,正;翔凤阁,指御史台;予(余),我;谬,错误。
第三句:公才简帝心,捧檄来闽疆。
公,指观察;才,才能;简,了解;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调发的军队文告,这里指朝廷的文书;来闽疆,指来到福建。
第四句:予亦衔命出,连镳共一方。
衔,接受;命,使命;镳,马嚼子,代指马。
第五句:长溪接三山,灯火每相望。
长溪,长溪口,位于福州东北;三山,指闽江中三个岛屿,因岛上多岩石而名;灯火指灯光,这里指星星点点的灯光;每相望,相互看见。
【答案】
①留别松山观察以(我)皇恩只许住三年为韵;②作者回忆自己在长安(长安道)、同时侍奉玉皇(同时间侍奉)。③观察正(公)正(方)地(公)飞升到(翔)凤(阁)(凤阁);④我在皇上身边担任(予),也像他一样(谬)受到皇上的赏识(含鸡香)。⑤观察被皇帝了解(公才简帝心),奉命(捧檄来闽疆);⑥我也被皇上任命(予亦衔命出),和观察一道(连镳共一方)。⑦长溪(长溪口)和闽南的三座大山(三山)隔岸遥遥相望(长溪接三山,灯火每相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和观察共同受命出使福建时依依不舍之情。
首联两句回忆自己在长安(长安道)、同时侍奉玉皇(同时间侍奉)。颔联两句描写观察正(方)正(方)地(公)飞升到(翔)凤(阁)(凤阁),我在皇上身边担任(予),也像他一样(谬)受到皇上的赏识 (含鸡香)。颈联两句交代观察被皇帝了解(公才简帝心),奉命(捧檄来闽疆);我在皇上面前也受重用(予亦衔命出),我和观察一道(连镳共一方)。尾联两句写长溪(长溪口)和闽南三座大山隔岸遥遥相望(长溪接三山,灯火每相望)。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感情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