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节秋霜世久知,东篱五月独标奇。
非关傲骨因人热,要见炎凉总不移。

【注释】

端阳: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篱菊:即菊花。清节:指菊花的清高品格。世久知:世人皆知其清高。东篱:指菊花生长的地方。五月:指农历五月初。《南史·隐逸传》载陶渊明“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独标奇:独自显露出其不同寻常的风采。非关:与……无关。傲骨:指菊花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因人热:由于人们的喜爱而变热。炎凉:比喻世态人情的变化。总不移:始终不变。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端午节前一日所作,诗人以咏菊自勉,勉励自己要像菊花一样保持自己的清高品格和坚贞不屈的气节,不因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己。

首联写菊之品格。诗人先写菊花之品格,然后说世人都知晓菊花之品格。“世久知”三字,点明菊之品格历尽沧桑,早已为人所知。“东篱”,指菊花生长的地方,这里借指隐居之地。“五月”二字,则说明诗人此时是在端午节前一日。“独标奇”,写菊花不随俗趋炎附势、特立独行。“非关”二字,表明菊花之所以能如此,并非因为人对其喜爱而变热,而是它本来就与众不同。

中间两联,写菊之傲骨和不随世俗变化的品格。“要见炎凉总不移”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之情,也是作者对自己性格的写照。“总不移”三字,写出了菊花的坚定立场,无论世风如何变幻,它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所动摇。

尾联,诗人用典抒情。“清节”一词,既指菊花的清高品格,也暗指诗人自己的清高品格。“世久知”一词,既点出了菊花的清高品格已为世人所知,又暗示了诗人的清高品格也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东篱”一词,既点明了诗人隐居之地,又暗指诗人的生活态度——淡泊名利、远离红尘。

此诗以咏菊为题,实则是诗人对自己品格的写照。全诗通过描写菊花的清高品格和坚定立场,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