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斋,原名刘锦棠,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44,卒于公元1894
清湖南湘乡人,字毅斋。
刘松山侄。
咸丰间从松山镇压捻军。
同治间随左宗棠西征,从松山攻金积堡,松山战死,接统其军,擒杀马化龙等。
又进军攻西宁、肃州等地。
光绪初击败阿古柏入侵之军,平定天山南北路。
官至甘肃、新疆巡抚。
以疾乞归。
卒谥襄勤。
生卒年:1844-1894
毅斋,原名刘锦棠,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44,卒于公元1894
清湖南湘乡人,字毅斋。
刘松山侄。
咸丰间从松山镇压捻军。
同治间随左宗棠西征,从松山攻金积堡,松山战死,接统其军,擒杀马化龙等。
又进军攻西宁、肃州等地。
光绪初击败阿古柏入侵之军,平定天山南北路。
官至甘肃、新疆巡抚。
以疾乞归。
卒谥襄勤。
生卒年:1844-1894
【译文】 生为将领,死为神灵。慷慨牺牲,一笑之间快意于擒获猛虎之愿; 宁愿效仿龙的勇武,也不愿学杜如晦的谨慎。恳切告诫侄子,读《出师表》而深感惭愧。 【注释】 挽:悼念,吊唁。 松山:指诸葛亮,字孔明,蜀汉丞相,人称“卧龙”。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辅佐后主,曾五次出征中原,未能成功。建兴十二年(234年),病死在军中,临终前上疏后主说:“臣若不幸,后事属臣子休也。”其子诸葛瞻随侍左右
诗句解释: 1. 五百年名世挺生,立德立功立言:这句意味着曾国藩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他的品德、功绩和言论都被后世铭记。 - 五百年名世挺生:指曾国藩的名声在历史上延续了五百年。 - 立德立功立言:这三者合起来形容曾国藩的品德、功绩和言论都得到了后人的认可和赞扬。 2. 数十载阖门衔感,教忠教义教战:这句描述了曾国藩在家庭和国家教育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 数十载
清湖南湘乡人,字毅斋。 刘松山侄。 咸丰间从松山镇压捻军。 同治间随左宗棠西征,从松山攻金积堡,松山战死,接统其军,擒杀马化龙等。 又进军攻西宁、肃州等地。 光绪初击败阿古柏入侵之军,平定天山南北路。 官至甘肃、新疆巡抚。 以疾乞归。 卒谥襄勤。 生卒年
赵继光是清代的诗人,他生活于乾隆年间。赵继光,字夔阳,号止斋,他的一生以布衣之身,过着清贫而简朴的生活。 赵继光的生平事迹并不多见详述,但他的诗歌创作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诗集《漱雪草诗》六卷,是他留给后人最珍贵的艺术瑰宝。在《漱雪草诗》中,赵继光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表达了他对人生、对自然的深深感慨。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刘体乾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明朝诗人。刘体乾,字健之,是清朝初期的官员,曾官江苏候补道,生活在康熙年间至雍正初年。 刘体乾的诗作在艺术成就和思想内容上都有一定的特色。他的诗歌风格豪放不羁,情感真挚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如政治斗争、社会不公等。在《感旧吟五首》中,有一首名为《翁文恭公》,这首诗通过描绘翁文恭公的风采,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其时代背景的感慨。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