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空雨歇诗梦寒,叹息当年贤太守。
注释:云雾散尽,雨水停歇,梦中的诗意显得清冷,让人不禁感叹当年那个贤明的太守。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欣赏吴子苾的《襄阳唐志拓本》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五言绝句。全诗句句紧扣画面,通过描绘画面中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太守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云空雨歇”和“叹息当年贤太守”这两个关键词,将画面中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云空雨歇诗梦寒,叹息当年贤太守。
注释:云雾散尽,雨水停歇,梦中的诗意显得清冷,让人不禁感叹当年那个贤明的太守。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欣赏吴子苾的《襄阳唐志拓本》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五言绝句。全诗句句紧扣画面,通过描绘画面中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太守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云空雨歇”和“叹息当年贤太守”这两个关键词,将画面中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注释】 集字联:用字组成对偶的句子。 特立独行:行为超脱世俗,不随俗流。 有如此:指有这种品格和才能的人。 进德修业:指修养德性、从事学业。 须及时:必须抓紧时机。 【赏析】 “集字联”是楹联中的一种形式,即用字组成对偶的句子,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平仄相对,音调和谐。此题上联为“特立独行”,下联为“进德修业”,两联均为四字,且均以名词为主,结构整齐,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十分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
【注】: 万里桥:成都的一座古桥。 宅:家,指杜甫的故居。 百花潭:成都市的一个地名。 庄:别墅,指杜甫的草堂。 赏析: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的住所——草堂附近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首句“万里桥西宅”,描述了杜甫的住所位于成都郊外的万里桥西侧。这里的“万里桥”是成都的一座古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时,先要读懂诗,把握其思想感情,然后分析其形象特点和语言风格,最后分析意境特点及表达技巧。 “月寮烟阁标清兴”,这一句的意思是“月色笼罩下的楼台亭阁,是人们追求清高闲适之兴的所在”。这里,“月寮”即指“月台”,“烟阁”即指“阁楼”。从全句看,此联写景。“月寮烟阁”,点明时间与地点:夜晚,月光照耀之下。“标清兴”
【注释】 集字联:将所咏之字集中成句。 直谅喜来三径友:直谅,正直诚信,喜,喜悦、欢愉,意为“正直诚信之人来到,便有三位朋友”。 纵横富有百城书:纵横驰骋,富有,意指学识渊博。意为“学识丰富,能写遍百座城池的书籍。” 【赏析】 本诗为一副对联,上下联各四字,字数相等。上联的关键词是“直谅”,下联的关键词是“纵横”。 上联“直谅”取自成语“直道而行”,意指正直、诚信;“喜来”取自《论语·子路》
【注释】 集字联:由四句诗合成的对联。每句诗的末一个字,作为下一句诗的第一个字。如“人品比南极出地”中,“品”字作“人”,“极”字作“南极”,“人品”即指人的品质,“出地”指超出地面,这里指超越一切。 此心:指诗人自己的心情。 大月当天:出自《庄子·齐物论》:“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惧。”意是说真人超脱世俗,不喜怒哀乐,心境宁静,就像天上的月亮始终高悬在天空一样。 赏析:
【注释】 集字联:将诗句中每个字都拆开来组成新的词组或句子。 “同心”:比喻心地相同。 “不隔一片月”:比喻彼此关系密切,如在一室之中。 “时论”:指当时的政治议论。 “惟高尺五天”:形容言论高明、卓越。 【赏析】 此联上下句均用对仗的手法。上联“一心”,是说双方心意相投;下联“两耳”,是说双方意见一致,都能听进对方的话,表示双方感情融洽。 上联中以“同心”二字为中心,拆为“不”和“隔一片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翠”“依”“开”。这四个字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答案】 水石适幽居,想溪外微吟,翠竹白沙依草阁;楼台开暮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宫柳接春城。 译文: 水边石上适宜幽居,想着溪水之外轻轻吟咏,翠竹白沙依偎着草堂; 楼台高高耸立
注释:能够了解一个人,实在是件难事。九德的珍贵就在这里。听到别人有过失,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因为那能让人成为百世之师啊! 赏析:这是一幅集字对联。上联“知人其难”取自《论语·子张》中孔子说的“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意思是要懂得认识、理解他人是一件难事。下联“闻过则喜”取自《论语·颜渊》,是孔子的话:“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听到别人的过错,应当高兴才是,因为他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啊
【注解】 厌心:指厌倦;情文:指文字。集字联,即对联的一种。集字联是把一个字拆分成不同的部分,组合到一起成为另外的字。 极:极致 入地参天:形容非常高大 理数:规律、法则 【赏析】 “厌心悦目”意谓厌倦了世俗的名利,而喜爱眼前这美好的景致,情与景相互映衬;“极”意为极致、最高境界。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人生的态度。 “入地参天”形容极其高大;“理数”指自然规律、社会法则。表达了作者顺应自然规律
【注解】 集字联,即由一个字组成对联。“习”意为“练习”,“勤”意为“勤奋”,“损欲”指减少私欲,“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的批评和意见时能感到高兴。“真得师”指真正得到老师的教诲。 【赏析】 这是一副集字联。它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习”、“勤”、“损”、“得”。这四个字分别代表了学习、勤奋、减少私欲、获得老师教诲的意思。整副对联寓意深刻,表达了一个人应该不断学习、努力工作、减少私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子苾所作,内容主要描述了他与友人在襄阳的一次游历经历。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忆昔戊子冬十月,舟行瑟缩抵樊口。 这句诗回忆了他们当年在戊子年冬天,乘船抵达襄阳时的情景。当时天气寒冷,船只在江面上瑟瑟发抖。 芒鞋徒步叩郡阁,骑马携朋陟岘首。 描述了他们在襄阳时,穿着草鞋步行拜访郡府,骑马与朋友一起攀登岘山。 诸葛羊杜莽销歇,万古斜阳照杯酒。 这里提到诸葛亮
注释: 宜阳舟中:宜阳,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舟中,在船上。 大雪:指雪下得很大。 用坡公江上值雪韵:苏轼有一首题为《和钱穆父梅坡落星寺赏梅五绝》的诗,其中有一句“莫怪诗篇妙,知君江上心”,意为不要以为我写的诗很巧妙,其实我知道你们心中的感受。所以这里的“坡公”是指苏轼,“江上”则是指长江之上。 值雪韵:即写雪的韵律。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宜阳舟中大雪时所作
宜阳舟中大雪用坡公江上值雪韵 江波不响泥潜龟,晴回雪起鸥不知。 飘飖已惊客子听,渐沥讶有清飙吹。 推窗剧望杳无际,青山不辨眉与髭。 奔腾元气裹万象,钩扰夜雾疑春澌。 循卑不逐埼岸转,陵险未觉重冈危。 弥江幂林走浩浩,嘘帘拂幔来丝丝。 奇哉洪纤尽涵络,我思造物诚何为。 惟天生物爱如子,阴阳煦妪劳携持。 年丰岁晏百事罢,恐有滞燠烦肤肌。 巧出奇葩破岑寂,更敷琼乳膏其儿。 却嗤蒲柳避寒节
这首诗是林少穆丈在阅读庐山记卷子之后所写的,表达了他对庐山的深深喜爱和对石庵相国书法技艺的高度赞扬。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忆昨泊浔阳,蹑屩登庐山。中途乃却走,风雨相追奔。 - “忆昨”指的是回想过去的事或物。“泊浔阳”可能是指船停泊在一个叫做浔阳的地方。“蹑屩”意为穿着鞋。“登庐山”指上山。“中途”可能是指在上山的过程中。“却走”表示改变方向。“风雨相追奔”形容风大雨大,形势紧迫。
【注释】 中丞:指宋邵博。吴荷屋,名岳起,号梅村,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有《吴梅村诗集》。宋椠:宋代刻本。 施顾注本:施注与顾注合编的苏诗注本。施注为元代人施元之所作,顾注为明代人顾嗣协所作。此为合订本。 洋洋海波注:形容东坡诗浩如海波一般浩瀚。洋洋,广远貌。海波,大海的水波。 施书:即施注。 舛削:文字讹误或删节。顾名湮,字隐仲,江苏无锡人,明末清初学者、藏书家,著有《顾氏集》、《顾氏传》
中丞吴荷屋丈人出示宋椠苏诗施顾注本,喜赋长句 我公嗜古重表微,何不重将贞木锯。 一为雪堂张羽翼,宁止西陂纠缪误。 我虽蹇劣如策驽,傥许校仇勤扫蠹。 坡词补注竟零落,莫由合并同豁露。 争传铁绰大江东,谁解忽雷长短句。 注释:我公喜爱古代的典籍和文物,为什么不重新雕刻一下这些珍贵的物品呢?一是为了给雪堂增添羽翼,让那些在西陂被歪曲、误解的言论得到纠正。虽然我的能力有限,就像一匹劣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