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萧斋自掩扉,杯残仆倦怅依依。
一帘疏雨青镫暗,万里秋风白雁飞。
庾亮楼头今夜好,张骞槎上几人归。
栖迟视见添斑鬓,何日沧江觅旧矶。
【注释】
- 萧斋:指诗人的书房。
- 盏残:酒喝干了。
- 仆倦:酒喝得醉了。
- 青镫:灯笼。
- 万里:形容距离远。
- 庾亮楼头:即“庾亮楼上”,指晋代诗人庾亮登高望远的高楼。
- 张骞槎上:传说张骞乘木筏经过天河,到天河东岸的神仙居所(蓬莱、方丈、瀛洲)去访仙求药。
- 栖迟:逗留。
- 沧江:大江,泛指长江。
- 矶:河中的石滩儿。
【赏析】
《中秋月令图》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作者在中秋之夜独自一人饮酒作诗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幽雅,风格清新自然。
首联“独坐萧斋自掩扉,杯残仆倦怅依依。”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书房里喝酒作诗的情景。诗人独自一个人坐在书房里,酒杯已经喝得差不多了,仆人也喝醉了。他感到非常寂寞和失落,仿佛整个世界都离他而去。
颔联“一帘疏雨青镫暗,万里秋风白雁飞。”描述了夜晚的景象。诗人站在书房的门口,看着外面的雨幕和灯光。远处的天空中,有一群白雁正在飞翔。这些景象都让诗人感到有些忧郁和孤独。
颈联“庾亮楼头今夜好,张骞槎上几人归。”则通过庾亮楼和张骞槎这两个象征性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庾亮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楼头常常有文人墨客聚集。而张骞则是传说中的一位探险家,他曾乘坐木筏渡过天河,寻找仙人。这两个形象都象征着远方的亲人,他们的归来让诗人感到十分期待。
最后两句“栖迟视见添斑鬓,何日沧江觅旧矶?”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感慨。他看着自己的白发,想到自己已经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的河边,找到那个曾经熟悉的矶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节夜晚景象的描绘和对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情感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