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分身石罅开,轻烟微雨证明台。
洒然一觉乡关梦,换骨岩高好在哉。

【注释】

灵岩寺:指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又名灵鹫寺。

其三:即《灵岩寺 其二》诗之第三首,写在灵岩寺中观瀑听涛的感受。

分身石罅开:指瀑布从岩石缝隙中飞泻而下的景象。

轻烟微雨证明台:指瀑布水气蒸腾、细雨纷飞时,云雾缭绕的山巅景象。

洒然一觉乡关梦:指观瀑之后,诗人恍如隔世之感。

换骨岩高好在哉:意为灵岩寺的岩壁高耸,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34年(唐文宗太和八年)游灵岩寺所作,是其七律组诗中的第三首。

首句“大士分身石罅开”,描绘了灵岩寺内一处奇景,大士(观音)的化身从岩石的缝隙中跃出,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石罅”指的是岩石间的缝隙。

颔联“轻烟微雨证明台”,进一步描绘了灵岩寺的自然风光。这里所说的“证明台”可能是指一个观瀑布的地方。轻烟和微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使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神秘而美丽。

颈联“洒然一觉乡关梦”,则是表达了诗人在观瀑后产生的思乡之情。这里的“乡关梦”可能是指对故乡的思念或回忆。这种思乡之情可能源于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也可能是受到自然美景的触动而产生的情感共鸣。

尾联“换骨岩高好在哉”,则是对灵岩寺整体景观的赞美。这里的“换骨岩”很可能是指灵岩寺中的一块岩石,它高耸入云。整首诗通过对灵岩寺内奇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提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赞美,使整首诗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