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春花竞,能淩九月霜。
幽姿含古韵,淡彩逗真香。
仙客姿丹饵,高人佐绿觞。
愿言持晚节,吾道寄柴桑。

【注释】

赋得秋菊有佳色:这是一首咏物诗。“赋得”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文体,即应试者应考官所出题目而作的诗歌。“秋菊”是菊花在秋天盛开时,故称“秋菊”。 “有佳色”是说这秋菊颜色鲜艳。 竞:比。 凌:凌驾。九月:指深秋时节。古韵:古代的风韵。 幽姿含古韵:意思是说这秋菊虽美却含蓄不露。 丹饵:道家炼成丹药后用来服用的朱砂。仙客:仙人之客。 绿觞:绿色的酒杯。高人:有高才的人。佐:助。 晚节:晚年的气节。柴桑:东晋陶潜(陶渊明)退隐后的故里,今江西上饶市西南。 吾道:我的志向、主张。《庄子·逍遥游》云:“吾犹守而告之以未始有物也。” 寄:寄托、依托。 赏析:

此诗写菊花的不畏霜冷的傲然风骨。起句“不与春花竞”,点明秋菊不同于春花,它没有和百花争妍斗艳,而是独自开放,不与春花争奇斗艳,自有一种清雅高洁的气质。次句“能凌九月霜”,写秋菊凌霜傲雪的品格。它不怕深秋寒霜的侵袭,能在严寒中傲然绽放。三、四句写秋菊的神态和色泽,突出了其幽美淡雅的风韵。“幽姿含古韵”,既写出它的神态幽雅,又暗含它的风骨高洁,具有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淡彩逗真香”,既形容了菊花的颜色淡雅,又表现了它那清香扑鼻的韵味。五、六句写诗人赞颂秋菊的品格,并以此喻己,表示自己的志趣和追求。“仙客姿丹饵,高人佐绿觞”,用“仙客”和“绿觞”来形容秋菊的高洁不凡,以“丹饵”和“绿觞”来比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表现出诗人高洁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末句“愿言持晚节,吾道寄柴桑”,诗人表达了自己要保持高尚情操、坚持操守的决心,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秋菊的赞美,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