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陌春风路,柔条压春树。
晓起自携筐,盈盈采桑去。
非直为蚕饥,畏郎无好衣。
银钩正欲采,惊出黄莺飞。
莺飞何决绝,踏得桑枝折。
宁知桑树中,更有离人别。
以下是《采桑篇》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紫陌春风路:紫色的小路上弥漫着春天的气息。紫陌,指紫色的小路,通常用于形容道路的华丽与美丽。
- 柔条压春树:嫩绿的枝条轻轻压在春天的树木上。柔条,形容柔软而细长的枝条,春树则指春天的树木。
- 晓起自携筐:清晨起床后手持篮子准备去采摘。晓起,即清晨醒来,自携筐,意为自己带着一个竹篮。
- 盈盈采桑去:形容采摘的动作轻盈而有节奏。盈盈,形容体态优美或轻盈。
- 非直为蚕饥:采摘不仅仅是为了养蚕的饥饿。非直,即并非只是,指不只是为了养蚕而采摘。
- 畏郎无好衣:担心你穿不好衣服,因为没有足够的衣物来更换。
- 银钩正欲采:正当要采摘时。银钩,指像银一样锋利的采摘工具或技巧。
- 惊出黄莺飞:惊吓到黄莺从树枝上飞走。惊出,指使某人或某物感到惊讶并做出反应。
- 莺飞何决绝:黄莺为什么如此决绝地飞走?何决绝,指为何如此决然地离去。
- 踏得桑枝折:不小心踩到了桑树上的枝条而折断。
- 宁知桑树中:又怎知道这桑树之中隐藏着别离的人。宁知,意为怎么不知道。
- 更有离人别:还有别的分离的人和离别的事。更有,表示还存在着其他的情况或事物。
- 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时节采桑女生活状态的观察和感受。诗中通过描写她们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她们勤劳、纯朴和坚毅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
- 诗中的“晓起”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早晨的宁静和美丽。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非直为蚕饥”一句,揭示了诗人关注民生和同情弱者的情感。他不仅关心养蚕人的生计问题,更关心他们的生活品质和情感需求。
-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通过对采桑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吴绮的《采桑篇》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