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江零落千寻索,下殿仓皇七宝鞭。此时将军镇姑熟,宫中夜到驱黄犊。
紫髯怒吼阵云昏,《虞歌》夜泣蛾眉绿。平明战鼓动江鸦,裹创犹呼御赐騧。
鸣弦岂意来鹑尾,拔刃空闻叱虎牙。可怜魂染胭脂血,蒲首归来事难说。
几年墓木拱白杨,夜夜犹然叫鶗鴂。我闻此语心伤悲,为指江涘之高垒。
当年庙算列四镇,此地实为君封陲。痴儿不了公家事,模糊颠倒山河字。
骂贼不及雷海青,弄兵窃效田承嗣。将军抗表建牙旌,讨逆应先李茂贞。
一喝逆流万人死,摧枯拉朽无坚营。楼烦出射弓矢堕,锦裘绣帽如雷火。
紫电横飞灵宝刀,红冰腻结连环锁。至今白骨满苍山,折戟犹存战血斑。
竖子无成悲广武,词人多恨哭江南。吁嗟将军复何有,从来运数多阳九。
留守魂游宋氏河,监军泪滴唐家酒。吾徒意气岂能灰,当时所用违其才。
诗句原文:
青山下望黄将军墓道,霜花入江江树红,半江落日摇悲风。此时客向青山路,遥见松楸窜狐兔。推篷指问黄头郎,云是将军神道处。
译文:
在青山脚下远望黄将军的墓地,霜花落在江面上,江边的树木都染上了红色。半江的落日带着悲伤的风摇晃着。此时我正站在青山路上,远远看见松树下有狐狸和兔子出没。推开窗户询问一个名叫黄头的仆人,他告诉我这是将军的神道所在。
赏析:
这首诗以“青山下望黄将军墓道”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接着,作者通过“霜花入江江树红”,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之情。然而,这种敬仰之情并未能持续下去,因为接下来的景象让人感到悲伤:“半江落日摇悲风”。这里的“悲风”不仅代表了落日的余晖,还象征着将军逝去后留下的空虚与寂寥。
随后,作者通过“遥见松楸窜狐兔”进一步渲染了荒凉之感,松树、坟墓和狐狸、兔子这些元素的交织,更加凸显了将军墓地的孤寂与凄凉。最后,“推篷指问黄头郎,云是将军神道处”一句,虽然看似是在询问,但实际上更像是作者内心的独白,他既好奇又疑惑,既敬畏又悲伤。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黄将军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墓地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社会意义。同时,诗中的意象运用也相当巧妙,例如“霜花”、“江树红”、“落日”、“悲风”等元素,不仅赋予了画面以美感,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