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节湘南又皖公,髡髦截耳《柏舟》风。
百年漆室针神课,四世朱门保母功。
侧叶惯经霜雪劲,铅华还屏珥瑜充。
而今皓首归泉壤,留得芳名宇宙中。
【注释】
挽冯枯堂中丞:指悼念一位名叫冯枯堂的官员。
皖公:指安徽巡抚(简称“皖抚”)。皖,安徽的别称或简称。
截耳《柏舟》:指《诗经·卫风·硕人》中的“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中用柏舟比喻女子坚贞不二,但此处借以讽刺冯枯堂。
百年漆室针神课:意谓冯在任期间历经了百年的风雨考验,其清廉正直如漆室之针一般锋利。
四世朱门保母功:意谓冯家世代都是富贵显赫,其母亲(即俞孺人)更是贤良淑德,为家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侧叶惯经霜雪劲:意谓俞孺人像树旁的侧枝一样,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变得更加坚韧不屈。
铅华还屏珥瑜充:意谓俞孺人依然保持着高贵的气质,如同佩戴着珍贵的珠宝和珍珠饰品。
而今皓首归泉壤:意谓如今年老的冯枯堂已经去世,归于黄土之下。
留得芳名宇宙中:意谓他一生清廉正直,留下了美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于世间。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已故官员妻子的挽诗。作者通过回忆与赞美,表达了对这位妻子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
首联:“侍节湘南又皖公,髡髦截耳《柏舟》风。”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在湖南任职,那时有一位名叫冯枯堂的官员,他在任期间正直清廉,堪比古代的“柏舟”精神。这里的“侍节”指的是在朝廷中服务;“湘南”指的是湖南省南部;“皖公”是指安徽巡抚。而“髡髦截耳”则是指冯枯堂为了表示自己的廉洁奉公,甚至不惜剃去头发、割掉耳朵。这一行为体现了他的坚定决心和崇高品质。
颔联:“百年漆室针神课,四世朱门保母功。”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妻子的形象。他写道,他的妻子生活在一个充满奢华的环境中,但她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她就像古代的贤妇一样,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外界的压力,为家庭和家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的“漆室”指的是漆器制成的房间,象征着家庭的温馨和安宁;“针神课”则是指妻子在家务事上处理得井井有条。而“四世朱门保母功”则是说她的母亲(即妻子)在家族中的地位崇高,她的贤良淑德得到了家族成员的赞誉和尊敬。
颈联:“侧叶惯经霜雪劲,铅华还屏珥瑜充。”诗人继续描述了妻子的性格特点。他认为妻子就像树旁的侧枝一样,虽然经历过风霜雨雪的洗礼,但却依然保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此外,他还认为妻子仍然保持着高贵的气质和优雅的形象。这里的“侧叶”指的是树木旁边的小枝,它经过风吹雨打后依然挺立着;“铅华还屏珥瑜充”则是形容妻子依然保持着华丽的妆容和珍贵的首饰。
尾联:“而今皓首归泉壤,留得芳名宇宙中。”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怀念之情。他说现在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但是妻子的美德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他希望世人都能够记住这位贤良淑德的妻子,让她们的美好形象永远流传于世间。这里的“皓首”指的是年老的头发;“泉壤”则是指坟墓;“芳名宇宙中”则是说妻子的美好名声将永远传扬于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