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物萧条天宇清,杖藜来访故燕城。
良乡极目真寥廓,上谷当年屡战争。
马骨且求招乐毅,乌头难化遣荆卿。
下都池馆修连日,说与游人恨未平。

李黼平的《故燕城》是一首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诗作。首句“云物萧条天宇清”,描绘了一幅天空晴朗、万物萧疏的画面,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紧接着“杖藜来访故燕城”,诗人以拄藜之姿踏访昔日的燕城,展现出一种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诗中多次运用典故与历史事件,如“良乡极目真寥廓”暗指历史上的战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战争岁月的感慨;“马骨且求招乐毅,乌头难化遣荆卿”则提及战国末期的著名策士乐毅和荆轲,反映了作者对英雄事迹的追忆和敬仰。

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念。在谈到“苏秦见齐王”一节时,诗人指出,尽管苏秦作为纵横家游说六国抗秦,但最终未能阻止强敌的侵略,从而讽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表达了对国家存亡的担忧。

诗中的“西山绵亘三关险,日日毡车铁马驰”一句,不仅展现了地理环境的雄浑壮丽,同时也暗示了北方边疆的紧张局势和战争的频繁,反映出作者对国家安全和边防建设的关心。

李黼平的《故燕城》不仅仅是对一个古代城市的描写,更通过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个人遭遇以及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视觉与情感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升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