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陵山前霜月高,江湖欲上鸡初号。
舟人夜语起捩柁,但觉枕底生风涛。
黏天洞庭乘水入,余亦起从帆下立。
三江杳杳宿鹜迷,五渚苍苍老蛟泣。
巴丘邸阁波浪间,到眼突兀横编山。
芦中渔火尚未灭,空际梵音殊自间。
绕湖周遭几百里,湿烟一堆层叠起。
倒影俯临明镜看,却是君山青插水。
二山宛在湖中央,南北苕亭势可望。
不知蓬瀛定谁到,对此辄欲褰余裳。
斯须斗转星亦沈,群真出入地道深。
龙女遥归碧海岸,湘君正依斑竹林。
湖山虚肃徘徊久,小别京华亦回首。
洛阳少年济时才,上书那遣长沙来。

夜渡洞庭

城陵山前霜月高,江湖欲上鸡初号。

译文:

城陵山上的霜月高悬夜空,江面上水雾缭绕,仿佛一只只小舟即将驶入水中。夜晚的洞庭湖,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水波在月光下交相辉映。

注释:

城陵山:位于今湖南岳阳市境内,是洞庭湖的重要屏障之一。城陵山高耸入云,山峰陡峭险峻,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霜月:指深秋时节的月亮,此时正值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湖水也变得更加寒冷。霜月的出现预示着冬季的来临,给人们带来一丝寒意和萧瑟的气息。

江湖:指洞庭湖及其周边的水域。江湖相连,水域辽阔,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地。江湖之间,水流湍急,波涛滚滚,展现出一幅壮美的水墨画卷。

鸡初号:形容天色已晚,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鸡才开始报晓。这个场景描绘了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的情景。

译文:

船夫们在夜晚里互相交谈着调整舵柄,然而他们只感觉到枕头下面有风涛声传来。洞庭湖水黏天而来,带着水汽进入湖中,我也站起来从船舱下观望这壮丽的景象。三江茫茫如烟如梦,而五渚则显得苍劲有力,仿佛一条条大蛟龙在湖边徘徊。

注释:

船夫:泛指在水上驾船的人们,他们负责引导船只在湖面航行。

夜语:指夜间交谈,通常是指在夜晚的船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捩柁:控制船的方向或舵杆,使船只转向或改变航向。

但觉枕底生风涛:只感觉到枕头下面有风涛声传来。这里的“但觉”表示仅仅是感觉或者感知到,“枕底生风涛”则形容风涛声强烈且难以抗拒。

译文:

洞庭湖的天空如同被粘住一般,云气缭绕,天地间弥漫着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氛围。我站起身来,从船舱下观望这壮丽的景象。三江如烟如梦般流淌,而五渚则显得苍劲有力,仿佛一条条大蛟龙在湖边徘徊。

注释: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湖面广阔,水草丰美,是中国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

黏天:指天空中挂着厚重的云层,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覆盖住。

乘水入:指洞庭湖的水流入长江或其他水域。洞庭湖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湖泊之一,其水系对于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配具有重要意义。

余亦起从帆下立:我也站起身来,从船舱下观望这壮丽的景象。这里描述的是诗人站在船舱内,通过窗户看到外面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二山宛在湖中央:指两座山峰如同镶嵌在湖中央一般。这种景象往往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忙碌。

南北苕亭势可望:南方和北方的亭子可以望见彼此的景色。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湖面上的景色或是湖中的岛屿景观。

不知蓬瀛定谁到:不知道是谁能够到达蓬莱仙岛或是瀛洲仙境。蓬莱、瀛洲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也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

对此辄欲褰余裳:面对这美丽的景色,我忍不住想要撩起衣服欣赏。这里的“褰衣”是指撩起衣服的动作,表示诗人想要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斯须斗转星亦沈:一瞬间天空中北斗七星的位置发生变化,星星也沉入了地平线之下。这里的“斗转星沈”形象地描绘了星空变化的景象。

群真出入地道深:众多的神灵出入于深邃的地下通道。这里的“地道”可能指的是地下的隧道或洞穴,而“群真”则是指众多神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神秘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龙女遥归碧海岸:远在碧海之滨的龙女遥望着归途的方向。这里的“碧海岸”可能指的是一处美丽的海滨风景,而“龙女”则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龙女的形象通常与美丽、神秘、高贵等特质联系在一起,她在这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

湘君正依斑竹林:湘君正在依傍着斑驳的竹林前行。这里的“湘君”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人。而“斑竹”则是一种生长在南方地区的竹子,其叶子呈斑驳状。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表现了湘君坚韧不屈的品质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湖山虚肃徘徊久:湖山显得空旷而寂静,诗人徘徊许久不愿离去。这里的“湖山虚肃”描绘了湖山的空旷与寂静之美;“徘徊久”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不舍。

小别京华亦回首:虽然短暂的离别让我感到不舍,但想到将来还有机会重逢,心中便充满了期待和欣喜。这里的“小别京华”是指与故乡短暂告别后返回京城;而“回首”则意味着在离开后还会再次回到这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洛阳少年济时才:洛阳的少年拥有拯救国家时的才能。这里的“洛阳少年”可能是指一位出身于洛阳的年轻才俊;“济时才”则是指有能力治理国家的人才。这句话赞美了年轻一代的才华横溢和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上书那遣长沙来:我渴望通过上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朝廷能够采纳并派遣我去长沙工作。这里的“上书”可能指的是向朝廷递交奏章的方式表达意见;而“长沙”则是指当时的一个地名,也是一个具有文化历史意义的地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以及为国家效力的愿望。

夜渡洞庭(其一)

城陵山前霜月高,江湖欲上鸡初号。舟人夜语起捩柁,但觉枕底生风涛。

译文:城陵山前,月光如霜,江水欲涨,鸡鸣报晓。船夫在夜间驾船时,突然感觉到船上的风浪越来越大,如同巨涛一般。

注释:城陵山,古代地名,今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霜月高,指月亮明亮,但周围被霜覆盖。江湖欲上,形容江水即将上涨。鸡初号,即鸡鸣声。捩柁,即调整船舵。生风涛,形容风浪之大,如生龙活虎般。

赏析:此诗句通过描绘洞庭湖的自然景象和船夫在夜里驾驶的情景,展示了洞庭湖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以及大自然的壮阔与神秘。诗中的“舟人”形象生动,通过对他的描写,展现了船夫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此诗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