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已倾将尽,庐犹敝改为。
不忧贫是病,转虑俗难医。
台避求诗债,山偿买鹤赀。
数椽同负郭,料得少人知。

小园落成

橐已倾将尽,庐犹敝改为。

不忧贫是病,转虑俗难医。

台避求诗债,山偿买鹤赀。

数椽同负郭,料得少人知。

注释:

  1. 囊已倾将尽,庐犹敝改为:囊已经用光了,但房子仍然破旧不堪,需要重新修葺。
  2. 不忧贫是病,转虑俗难医:不再忧虑贫穷是病态的,反而担心习俗难以改变,因为贫穷往往与不良的习俗有关。
  3. 台避求诗债:为了避免因诗歌债务而烦恼。
  4. 山偿买鹤赀:用购买鹤的钱来偿还债务。
  5. 数椽同负郭:有几间简陋的房子也背负着债务。
  6. 料得少人知:估计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事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困和世俗观念的深刻思考。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的住所已经破败不堪,但却无法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继续忍受。这种无奈和挣扎的心情体现在诗句“橐已倾将尽,庐犹敝改为”中。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贫困的看法。他认为,贫困并非一种病态,反而是一种需要克服的难题。这是因为贫困往往与不良的风俗习惯有关。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不愿意为了追求诗歌而负债,也不想为了购买鹤而陷入债务之中。这说明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并不过分,更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同时,他也意识到,即使是在贫困的情况下,也应该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
    诗人以自嘲的方式结束了诗篇。他说,自己的几间简陋的房子也背负着债务,这让他感到有些尴尬和无奈。但他相信,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他的苦衷。这既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困、世俗观念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