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荫百年木,开荒一角山。
初疑居不易,渐觉地无闲。
花缺添亭补,墙圆逐树弯。
半弓犹有隙,留待筑云关。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通过描写树木、山峰等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和翻译:
- 垂荫百年木(注释:树木长满了一百年的阴影)
- 开荒一角山(注释:在山边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 初疑居不易(注释:刚开始怀疑生活是否困难)
- 渐觉地无闲(注释:逐渐发现土地被充分利用)
- 花缺添亭补(注释:花朵凋谢,便建了亭子修补)
- 墙圆逐树弯(注释:围墙随着树木弯曲)
- 半弓犹有隙(注释:半圆的地方仍然有空余)
- 留待筑云关(注释:留下空间等待筑起云中之门)
译文:
垂荫百年木,开荒一角山。
初疑居不易,渐觉地无闲。
花缺添亭补,墙圆逐树弯。
半弓犹有隙,留待筑云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首联“垂荫百年木,开荒一角山”,诗人以百年的树木和一角的新开辟之地为画面,展现了时间的沧桑与自然的鬼斧神工。颔联“初疑居不易,渐觉地无闲”则表达了诗人一开始对于生活环境的担忧,但随着时间推移,发现这片地方已被充分利用,没有多余的空地可供浪费。颈联“花缺添亭补,墙圆随树弯”进一步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即使花朵凋零,也能通过建立亭台楼阁来填补空缺;而墙体也随着树木的生长而曲折蜿蜒。尾联“半弓犹有隙,留待筑云关”则留下了一丝想象的空间,似乎暗示着仍有未被发现的美好之处,等待着人们的进一步探索和创造。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