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漂母祠,暮向黄河泊。
关山笛一声,行人泪双落。
【解析】
“北征行”是题目,也是全诗的序言。“朝辞漂母祠”,交代了出征的时间是在早上;“暮向黄河泊”,交代了出征的时间是在傍晚。“漂母”,指漂母饭,即韩信受漂母之食而得脱困的故事。《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人多见信穷困,曰:‘若信且富贵,必以报我’。”于是信乃解剑怀金,分予漂母。事见《史记正义》。“漂母祠”,泛指漂母墓庙,即漂母庙。“关山笛一声”,关山,指潼关和山西一带。这里泛指边塞。“一笛声”,笛声凄切。“行人泪双落”,诗人由悲叹自己的命运联想到他人,想到那些为国捐躯或流离失所的将士们。他们的眼泪与自己的泪珠同时落下,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将士们的同情。这首诗在写作上采用了首尾呼应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叙事是为了抒情服务的,所以叙事时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才能使抒情有根有据,显得真切有力。
【答案】
(1)朝辞漂母祠:清晨告别漂母庙。(2)暮向黄河泊:傍晚时分来到黄河边。(3)关山笛一声:从潼关到山西一带传来笛声。(4)行人泪双落:听到笛声的人泪如雨下。(5)注释:本题共五句。第一句写时间,二、三句写地点,四、五句写事件。译文:早晨告别母亲墓地,傍晚到达黄河边上。从潼关到山西一带传来笛声,听到的人泪如雨下。赏析:这首诗是李白的名篇之一。诗人借写离别之苦来抒写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将士们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