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骀荡人,游迹满万里。此幅自题滇南作,三尺剡藤赠黄子。
黄子亦是江南人,归梦迢迢逐江水。如皋江村有故居,游钓敢忘林壑美。
梧桐百尺天冥冥,秋烟在树月在棂。古槐浓绿净于拭,芭蕉叶大风翻屏。
出门看流水,坐石濯足清。泠泠孤琴偶一弄,时有沙鸟飞来听。
人生得此亦自足,何必局促奔走罗膻腥。钱老写此岂无意,倦游白发伤伶俜。
呜呼松壶古狂士,画意萧然谢尘滓。正从精密得微澹,艺成非儒亦非技。
江山万里盘心胸,能事不数文五峰。江关倦后家山好,何日能还独客踪。

【注释】

①题钱松壶画: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画上题词,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②钱老荡人:钱老,指钱松壶;荡,放荡不羁。

③游迹满万里:形容他走遍了很多地方。

④此幅自题滇南作:这幅画是他在滇南(云南南部)时写的。

⑤三尺剡藤:用剡藤做的笔架。黄子:这里代指他的学生黄某。

⑥如皋江村:地名,在今江苏南通一带。有故居:即有故乡。

⑦如皋江村:地名,在今江苏海安一带。有故居:即有故乡。

⑧梧桐百尺天冥冥:高高的梧桐树遮天蔽日。

⑨秋烟、月明棂:指月夜下的庭院景色。

⑩古槐浓绿净于拭:古槐树的绿叶繁茂,可以擦拭干净。

⑪芭蕉叶大风翻屏:风起时,芭蕉叶翻飞,如同屏风一般。

⑫泠泠孤琴偶一弄:偶尔弹奏一次孤独的琴声,发出泠泠的清响。

⑬沙鸟飞来听:沙鸟听到琴声,飞来聆听。

⑭人生得此亦自足:人生能有这样的境界,也就满足了。

⑮何必局促奔走罗膻腥:何必拘束忙碌,追求名利呢?

⑯倦游白发伤伶俜:厌倦了世俗的奔波,感到悲伤孤单。

⑰呜呼松壶古狂士:啊!你是一位古道热肠的狂士。

⑱画意萧然谢尘滓:画家的作品清新自然,超脱尘世。

⑲正从精密得微澹:正是通过精细的描绘,表现了作品的淡雅。

⑳艺成非儒亦非技:技艺成就了诗人,也超越了儒家和道家。

㉑江山万里盘心胸:广阔的山水画面占据了他的心房。

㉒能事不数文五峰:你的才能超过了文徵明等五位大师。

㉓家山好:家乡的景色美好。

㉔何日能还独客踪:什么时候能够回到自己的故乡去呢?

【赏析】

这首题画诗,是诗人为友人钱松所绘的松泉图题写。前四句点出画中之景,后四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全诗以景衬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厌倦世俗,归隐林泉的情怀。

首联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点明画作内容,并点明画者钱松壶,同时交代了画作是在“滇南”创作的。

颔联“游迹满万里”表明画者足迹遍布四方,“此幅自题滇南作”则是说明此画乃其本人所题。

颈联进一步描写画中的景色。“如皋江村有故居”,写出了画者曾有的家乡生活;“游钓敢忘林壑美”,则写出了画者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及对山林生活的留恋。“古槐浓绿净如拭”,则写出了画中的古槐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芭蕉叶大风翻屏”,则写出了风起时的芭蕉树翻飞的景象。

尾联则转入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世界。诗人感慨于自己的仕途坎坷,感叹于自己的身世凄凉,因此才产生了归隐的念头。而“人生得此亦自足”,诗人认为只要内心满足,就没有什么遗憾了。最后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何必局促奔走罗膻腥”,诗人直言自己宁愿在山林中度过一生,也不愿在尘世间追逐名利;“此生能得几回闻”,诗人更是感叹这样的归隐生活是如此难得,以至于难以再找到这样的机会了。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又有生动的景物描绘,堪称一首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