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此长安,久居诚大难。
风尘消壮志,升斗恋微官。
功业百无补,乾坤何处宽。
仰天长太息,星月夜阑干。
解析与译文
首句:“千古此长安,久居诚大难。”
- 注释:长安古都,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中心。
- 赏析:诗人通过使用“长安”和“久居”,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长久居住之地的感慨。长安作为古都,见证了无数的兴衰变迁,而诗人却长期居住在其中。这里的“诚大难”强调了诗人对于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充满历史沉淀的城市所面临的艰难和不易。
次句:“风尘消壮志,升斗恋微官。”
- 注释: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雄心壮志被现实的琐碎所磨灭。
- 赏析:诗人用“风尘消壮志”形象地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表达了一种失落感或悲观情绪。同时,“升斗恋微官”进一步说明,尽管职位卑微,但仍留恋于这样的小官生涯,体现了诗人在困顿时仍保有一份坚持和执着。
三句:“功业百无补,乾坤何处宽。”
- 注释:虽然努力追求功业,但似乎无法对世界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努力与社会、自然规律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个人的奋斗无论多么辉煌,在宏观的历史长河中可能显得微不足道。这表达了一种哲学上的反思:个体的努力是否真的能够改变世界?
四句:“仰天长太息,星月夜阑干。”
- 注释:抬头仰望星空,感叹时光流逝,夜晚将尽。
- 赏析:最后一句通过“仰天长太息”和“星月夜阑干”展现了诗人在深夜独处时的内心活动。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情绪与前文的沉重心情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深化。星月的明亮与夜幕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希望与绝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的描写以及个人在官场上的挣扎,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个人奋斗以及宇宙真理的深层思考。从“风尘消壮志”到“仰天长太息”,再到最后的“星月夜阑干”,诗人的情感变化贯穿始终,形成了一幅宏大且细腻的情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