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甘心败是求,更无馀地可分忧。
澶渊敢再轻孤注,曹社谁知尽鬼谋。
独有文章尊滏水,任从槌毁到黄楼。
琼华未刬西山在,北望犹容两眼收。
我们来看第一句“举国甘心败是求”,这里的意思是整个国家都愿意为了某个目的而牺牲。这里的“甘心”指的是心甘情愿,表示一种无怨无悔的态度。“败是求”则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选择失败,这里的“是”字可能是笔误,应为“此”。因此,整句话可以理解为:全国上下都愿意为了某个目的而放弃抵抗,这种态度可以称为“举国甘心。”
接着看第二句“更无馀地可分忧”,意思是已经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分配忧愁了。这里的“分忧”指的是分担忧虑,减轻自己的负担。“更无馀地”则强调了没有任何多余的地方可以再增加忧愁了,表达了一种极度的无奈和悲观情绪。
再看第三句“澶渊敢再轻孤注,曹社谁知尽鬼谋”,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里的“澶渊”、“孤注”、“曹社”都是历史上的典故,分别指的是澶州之战、孤注一掷、曹魏政权。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澶州之战中,敢于再次冒生命危险的将领并不多;而在曹魏政权中,谁知道那些阴谋诡计都是些什么鬼计呢?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的不信任感。
然后是第四句“独有文章尊滏水,任从槌毁到黄楼”,这里的“文章”指的是文化或者学问,而“尊滏水”可能是指尊崇滏水这个地方,滏水位于河北省磁县境内,是一条河流。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那些具有高深文化修养的人,才能被尊为滏水的楷模,而其他人则只能被随意摧毁。这里的“槌毁”可能是指在文化上被摧毁的意思。
第五句“琼华未刬西山在,北望犹容两眼收”,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现在的政权已经被推翻,但西山还在,北方的统治者仍然能够控制着局面。这里的“琼华”可能是指唐朝的皇宫,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故宫。整句话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不满但又无可奈何的情绪。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的不信任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现实政治局势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