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压苍莽,长河垂杳冥。
露翻篱蔓白,烟断竹林青。
栖鸟惊枝散,吟蛩近履停。
阑干横北斗,犹见两三星。

【解析】

“缺”“垂”是关键词,写出了天边月牙的形状,“苍莽”“杳冥”“篱蔓”“竹林”等是关键词。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清秋的美景和幽静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在深山中的孤独和寂寞。

【答案】

示例一:晓起

缺月压苍莽,长河垂杳冥。

(注释)

“缺月”是指弯弯的月亮,“压”指笼罩、映照;“苍莽”指草木茂盛、郁郁葱葱。“杳冥”指幽深、渺茫。

(译文)

一轮缺月照耀着青翠的山林和蜿蜒的长河,夜色中,溪水悠悠流淌。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清晨起床后,凭栏远眺,只见月光如钩,照亮了苍莽的树林和长长的溪流,而远处的山峰则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一片朦胧。此时,诗人不禁为这美好的景色所陶醉。全诗语言简炼,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淡雅之感。

示例二:晓起

露翻篱蔓白,烟断竹林青。

(注释)

“篱蔓”指篱笆上的藤蔓,“翻”指倒伏在地;“断”指断绝、消失。“竹林”指竹林中的小路。

(译文)

清晨起床后,看到白色的露珠洒落在篱笆上的藤蔓上,而远处的竹子却已消失殆尽。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清晨起床后,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情愉悦。首句写清晨起床时,看到月光洒在篱笆和竹叶上,使篱笆上的藤蔓和竹林都变得洁白无瑕。第二句写清晨起床后,看到清晨的阳光透过竹叶,照亮了小路。此诗描绘了清晨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流畅,画面感强,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