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言欲诉少,握手共沾襟。
以子辞家苦,伤余别母心。
关河秋雁影,闺阁暮虫音。
他日重回首,浊河秋更深。
注释:
离言欲诉少,握手共沾襟。
以子辞家苦,伤余别母心。
关河秋雁影,闺阁暮虫音。
他日重回首,浊河秋更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和不舍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抒发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篇。
离言欲诉少,握手共沾襟。
以子辞家苦,伤余别母心。
关河秋雁影,闺阁暮虫音。
他日重回首,浊河秋更深。
注释:
离言欲诉少,握手共沾襟。
以子辞家苦,伤余别母心。
关河秋雁影,闺阁暮虫音。
他日重回首,浊河秋更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和不舍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抒发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篇。
和八妹九日诗寄六七两妹长山 烟草萋萋独闭门,每逢佳节黯销魂。 莫将白发临青镜,且采黄花对绿樽。 济北书迟秋后雁,阜山木落雨中村。 他时姊妹归来日,应有新诗仔细论。 【注释】: 1. 烟草萋萋:指晚春时节,草木茂盛,烟浓色淡,景色宜人。2. 独闭门:独自闭门闲居。3. 佳节:美好的节日。4. 黯销魂:因思念而悲伤愁苦。5. 莫将:不要。6. 青镜:古铜镜,此处泛指镜子,借代自照。7. 黄花:菊花
万里沧溟一望开,二劳山色晚崔嵬。 天浮积气星辰动,潮蹴长风岛屿回。 币岸妖氛宵更恶,孤城画角夜偏哀。 那堪戎马纵横甚,可有官军入援来。 注释: 1. 万里沧溟一望开,二劳山色晚崔嵬:形容海面广阔无垠,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尽头,而二劳山上的景色在傍晚时分显得高大雄伟。 2. 天浮积气星辰动,潮蹴长风岛屿回:指天空中漂浮着的云气和星星因为潮汐的影响而晃动,海浪推动着长风中的岛屿起伏波动。 3.
《回西村》 西山远翠生春烟,南溪新涨明沧涟。 斑斑红杏雨生晕,袅袅绿杨风可怜。 将军驰檄蓟门道,客子寄书漳水边。 年来离乱逢春色,又向晴波感逝川。 注释: 1. 西山远翠生春烟:形容西山的景色在春天里显得格外清新,山上的翠绿色仿佛带着一层淡淡的烟雾。 2. 南溪新涨明沧涟:描述南溪河水因春季涨潮而显得更加清澈,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3. 斑斑红杏雨生晕:红杏树的花瓣在雨水中显得格外鲜艳
【解析】 此诗首联写海景,描绘了一幅秋日海岛的荒凉图,次联写海上孤城,表现了诗人对国破家亡之痛,尾联写诗人的感怀。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苍茫悲凉,沉郁顿挫。 “清秋诸岛气萧森,漠漠风烟接太阴”。清丽的秋季里海中诸岛笼罩着一层肃杀之气,漠漠风烟似乎连着天穹。 “沧海东浮云似墨,孤城北望火如林。”海水东面飘荡着黑云(即浓烟)如同墨水一般。孤城北面望去,烽火熊熊(即浓烟)。 “怀居忽下危时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即可。“东风原隰绿,迢递接关河”意思是:春风轻拂着郊外的原野,草木青青,远远望去,关河与原野相接。“芳草故乡远”,意思是:芳草萋萋在故乡遥望中已变得遥远了。“楚山春晼晚,客路岁蹉跎。”意思是:楚山的春光已经晚去,客居在外的岁月又消磨掉了多少。“十载犹浮梗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其时年已六十二岁。“秋蓬”喻长女宝懿,“东、西”指东西方,“风”暗喻世事的变迁。“人生遇时艰”,是说人生总有艰难险阻的时候。“移徙将安辞”,是说一旦离开故土,就难以告别。“山川虽云远,音书肯尔稀”,是说虽然山水相隔遥远,但音信稀少。“不见林中鸟,晨飞暮相依”,是说看不到在林中飞翔的鸟儿,它们早晚都在一起。最后两句是勉励自己:不要为离别念及悲伤,相随的日子总会到来
湖山泺道中 车马逶迟湖水浔,湖光空翠晓阴阴。 村烟一带柳丝重,岚气四围春雨深。 依旧青山留客梦,漫教黄鸟唤愁心。 结茅抱瓮曾题句,回首前尘感不禁。 注释: 1. 湖山泺道中:在湖山泺(地名,可能指山东的一个地方)的路上行走。 2. 逶迟:缓慢。 3. 湖水浔:湖面映着天色。 4. 空翠:空旷的绿色。 5. 村烟:村落的炊烟。 6. 柳丝:柳树的枝条。 7. 岚气:山林中的雾气。 8. 依旧
雪后的景色,我目极川原阔,登上高楼时倚栏。 高风一雁远飞,晴雪覆盖万家。 景色虽然短暂,残年逼近,时世荒芜善政难为。 流离失所,怜惜老弱,辽海之路漫漫。 译文: 在雪后的景色中,我目光所及,是辽阔的河流和平原。当我站在高楼之上,倚靠在栏杆上,可以感受到风的清凉和远处飞鸟的身影。 天空中的大雁正展翅飞翔,它们远离了寒冷的北方,而晴朗的雪景覆盖了整个村庄。尽管景色短暂,但这一年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注释】 章丘,古县名,今属山东。驿站,古代供使臣来往、休息和换马的地方。弟妇,弟弟的妻子。八妹,指作者的堂妹。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章丘驿寄给妻子的家信。 首联写景。“处处新黄上柳条”,意思是到处都长满了新发的黄色柳枝。春天到了,杨柳吐绿,柳叶青青,柳絮飞飞,春意盎然。“故园东望路迢迢”,说的是故乡的道路遥远,难以相见。“老来诗句愁中得”,说明自己年纪大了,作诗往往有感而发,愁中生恨
这首诗是一首拟陈思王仙人篇,描述了一位仙人在元冲、崆峒等地方游览,与八龙、玉童等神仙交友,并登上丹台演奏乐器的壮丽景象。 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至人乘化游,托迹在元冲。 - 至人:指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乘化游:指随着自然的变化而自由地生活。托迹:寄托自己的足迹。元冲:地名,可能是一个仙境。 2. 整驾紫蒙野,迈迹过崆峒。 - 整驾:整理马车,准备出发。紫蒙野:紫色的云雾弥漫的原野。崆峒
【注释】 相看:看着对方。不忍别:不忍心分别。转凄其:反而感到凄凉悲切。车马:指随行人员乘坐的车和马匹。不相待:没有等候,表示不停留。倭迟:慢行。珍重:珍惜、重视。泉源咏:泉水的源头咏唱,比喻思念之情。言归慰我思:希望你回去后,能给我以安慰。 【赏析】 《送夫姊姚少夫人之汴》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送别诗。此诗通过写与妻子离别时的情状,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厚意,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重逢的愿望
房山道中 巉绝房山路,群峦一望收。 石崖垂草细,春涧带花流。 风雨荒陵古,丹青野寺幽。 由来天设险,屏障近皇州。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房山道中的即兴之作,诗中的“巉绝”形容山路陡峭,而“群峦一望收”则描绘了从高耸山峰向下望去的壮丽景色。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房山的自然风貌和历史遗迹。其中,“石崖垂草细”展现了山石与草木之间的和谐关系,“春涧带花流”则描绘了春天时节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写作手法及思想情感。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赏析,然后对照选项进行比对分析,最后给出相关表述即可。本首诗为重阳节思乡之作,前四句描写了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的所见所感。“风雨度重九”,写出了诗人身处异地的孤单寂寞;“萧然生暮愁”写诗人因思乡而生发出暮年之愁;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归家的心情。
以下是对诗句的逐条释义: 1. 援绝孤城小: - 描述了一座孤立无援的城市,突出了其荒凉与孤独。 - “援绝”意味着没有外援或支持,“孤城”强调了孤立无援的状态。 2. 越绝孤城千万峰: - “越绝”可能指越过边境或难关,“万峰”描绘了山峦叠嶂的壮观景象。 - 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决心。 3. 苍生今若此: - “苍生”指普通百姓,“今若此”表示现在的情况是如此。 -
【注释】 旧垒:指过去的堡垒。 将子意:指燕子归来时带着幼鸟的情意。 兵戈:兵器和战争,此处指战乱。 沾衣:因伤心或感动而流泪。 【赏析】 “忆巢燕”是一首咏物诗,通过燕子的归巢、飞翔来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全诗以“忆巢燕”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旧垒已无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昔日的堡垒已经消失,现在连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没有
《村居》 一雨收残暑,乡思又及秋。 初寒多在竹,小梦亦生愁。 叶老虫丝卷,苔明蜗篆留。 村居近三载,归计未能筹。 注释: 1. 一雨收残暑,乡思又及秋:一场雨后,炎热的暑气消散,心中又开始思念故乡的秋天。 2. 初寒多在竹,小梦亦生愁:初冬时节,寒意初现,而梦中却常常萦绕着忧愁。 3. 叶老虫丝卷,苔明蜗篆留:树叶已经变黄,像虫子的丝线一样卷曲;青苔上爬满了细长的蚂蚁,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