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鸟栖初定,遥砧响欲阑。
此时还不语,孤兴正无端。
牛女夜犹灿,风霜秋已寒。
城西岭下路,幼弟去长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此题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暝鸟栖初定,遥砧响欲阑”:傍晚时分,鸟儿栖息在树梢;远地传来阵阵砧声,仿佛要打尽一切烦恼。“暝鸟”是归巢的鸟,而这里却把鸟比作人的“暝”,这是诗人的主观想象。“栖初定”“响欲阑”表明天色已晚,砧声渐歇,说明子乔已经走了一天的路了。这两句写出了子乔赴任途中的情景。“此时还不语,孤兴正无端”:这时他还没有开口,因为心中有些不平静。“孤兴”即独自兴起之意。“无端”就是无缘无故。这两句写他因旅途寂寞而感到孤独。第三联由景入情,描写了长安城秋夜之景:“牛女夜犹灿,风霜秋已寒。”牛郎织女还在明亮的月光下欢会,可是自己却在秋风萧瑟中踏上了西去之路。“灿”和“寒”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城西岭下路,幼弟去长安”:沿着城南的山岗走,那是我弟弟要去的地方。“幼弟”指年幼的弟弟,“长安”是唐代都城,也是当时诗人居住之地。这两句是写送别友人时,又想起了自己弟弟也该去长安了。
【答案】
译文:
傍晚时分,鸟儿归巢,远远地传来阵阵砧声,似乎要赶走所有的烦恼。这时我还没有开口,因为心中有
些不平。牛郎织女还在明亮的月光下欢会,可是我却在秋风萧瑟中踏上了西去的道路。我沿着城南的山岗走,那
是弟弟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