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难自慰,不特二毛嗟。
万里索游倦,十年寄食差。
冰池岂跃鲤,曦木自鸣鸦。
末路躬耕好,通侯尚种瓜。
蹉跎难自慰,不特二毛嗟。
冬日感怀诗中的“蹉跎”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而“自慰”则是指自我安慰的行为或想法。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因年岁增长而感到的时间压力和对过去的怀念。“二毛”通常用来指代年长的人,这里诗人可能觉得自己已经步入老年,因此感到无奈。
万里索游倦,十年寄食差。
万里索游倦,指的是长时间的旅行使他感到疲惫。这里的“万里”强调了距离的遥远,而“索游”则是指寻找游历的机会。诗人提到他已经厌倦了长期的旅行,而“差”可能是表示生活的艰辛或困难。十年寄食差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这段时间里的生活状态,即长期居住在别人家中,没有自己的家。
冰池岂跃鲤,曦木自鸣鸦。
冰池岂跃鲤,这里的“冰池”可能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水池或者湖泊,“跃鲤”则是指鲤鱼跳跃。诗人用这个意象来表达自己想要回到故乡的意愿,因为家乡的水可能更加清澈。同时,“曦木自鸣鸦”则可能是在描述阳光下的树木发出的声音,象征着家乡的美好与安宁。
末路躬耕好,通侯尚种瓜。
末路躬耕好,这里的“末路”可能指的是人生旅途的尽头,“躬耕”则是指亲自耕作。诗人认为亲自耕作是人生的一种好选择,因为它能够带来实际的好处和满足。而“通侯”则是指古代的侯爵,是一种官职。虽然诗人已经没有官职或地位,但他仍然保持着耕种的习惯,这表明他对生活的态度是平和、简单的。而“种瓜”则可能是他种植蔬菜或其他农作物的行为,这些作物是他生活的基础。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不同阶段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