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却倦时书,闲将筋骨舒。
嫩菇寻雨后,枯果拾风馀。
喜作僧陪客,嫌为山蠹鱼。
黄花兼摘尽,方法拌青蔬。
【注释】
- 拾松果:指在山中捡拾松子。
- 嫩菇寻雨后:指采摘雨后的蘑菇。
- 枯果拾风馀:指捡拾风中的枯落的果实。
- 喜作僧陪客:形容自己喜欢和僧人交朋友,陪客人。
- 嫌为山蠹鱼:比喻自己不喜欢做山林中的蛀虫。
- 黄花兼摘尽:指摘取所有的黄色花朵。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山中闲适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
首句“抛却倦时书”,“抛”是抛弃的意思,“懒时”就是“疲倦之时”,即“厌倦读书之时”。“倦时书”是指厌倦于读书,“抛”即抛弃。诗人在闲暇之时放下书本,去山间采野果、摘蘑菇,以放松心情。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休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颔联“嫩菇寻雨后,枯果拾风馀”,描写了诗人在山中寻找食物的情景。“嫩菇”是指新鲜的蘑菇,“寻雨后”是指寻找雨后生长的蘑菇,“枯果拾风馀”则是说捡拾风吹落的干枯的果实。这两联描写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享受食物的场景,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颈联“喜作僧陪客,嫌为山蠹鱼”,表现了诗人对不同角色的看法。“僧陪客”指的是和僧侣一起聊天、交流感情,“嫌为山蠹鱼”则是指嫌弃自己像山林中的蛀虫一样,被人们所厌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深刻理解。
尾联“黄花兼摘尽,方法拌青蔬”,描述了诗人在秋天摘取黄花并用来拌青菜的过程。“黄花兼摘尽”是指摘取所有的黄色花朵,而“拌青蔬”则是将黄花和青菜混合在一起。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美食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