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声已变春鸦,却闭行窝驻小车。
惨淡山呈荆浩画,缤纷天雨曼陀花。
赋成授简谁为客,酒熟当炉即是家。
徙倚南荣看北皦,老樵径滑倚柴叉。

【注释】

枝头:指树上。声已变春鸦:声音已经改变,不再是春天的鸣叫。

却:转折,反而。行窝:巢穴。驻小车:停在树下的小车上。

惨淡:形容色彩暗淡。荆浩画:指五代荆浩的《雪图》。荆浩是五代后梁时期的画家。

缤纷:形容色彩鲜艳。曼陀花:即曼珠沙华,又名彼岸花,开在极苦之地,花呈红色或白色,非常艳丽。

赋成授简谁为客:我写诗已成,但不知谁是主人。赋成:指作好诗词。简,古代的一种文体,类似现代的散文、小说、剧本等。

酒熟当炉即是家:酒已煮好,坐在火边就是家中了。当炉,指生火做饭。

徙倚:徘徊,犹豫不决的样子。南荣:南面的树梢,这里泛指山。看北皦:观察北方的天空。

老樵径滑倚柴叉:年迈的樵夫因山路滑,所以靠拄着木叉行走。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对仗工整,意境清幽,富有情趣。

开头两句“枝头声已变春鸦,却闭行窝驻小车”是说,枝头的乌鸦叫声已经变了,而且把窝关了起来,只待在树上停留下来。这里的“变”、“闭”都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后面的名词,使描写更生动形象。“却闭行窝”,说明天气寒冷,人们只好把窝关上,不再出来寻食。

接着两句“惨淡山呈荆浩画,缤纷天雨曼陀花”是说,山色惨淡得像荆浩的画一样,天空中下着纷飞的曼陀花。这两句也是通过比喻来表现景色的变化。其中“惨淡”与“缤纷”分别形容山和天的不同状态,而“荆浩画”“曼陀花”则分别用来形容山和天的特点。

第三句“赋成授简谁为客”是说,我已经把这首诗写成了,不知道谁是客人?这里的“赋成”是指写好了一首诗,而“授简”则是古代一种文体的名称,类似于今天的散文或小说。这里的“谁为客”可以理解为谁是我的宾客,也可以理解为谁是我的知音。

第四句“酒熟当炉即是家”是说,酒已经煮熟了,坐在火边就像在家一样舒适安逸。这里的“家”既可以理解为一个具体的场所(如一间屋子),又可以理解为一种感觉(如温暖、舒适)。这句诗通过描绘饮酒时的情景,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最后两句“徙倚南荣看北皦,老樵径滑倚柴叉”是说,我徘徊不决地看着南边的树梢,看北方天空晴朗明亮。这里的“徙倚”是动词短语,意为徘徊不决;“南荣”指的是南方的树木;“北皦”是名词短语,意思是北方的天空。这里的“看北皦”则是动词短语,意为看北方的天空。

“老樵径滑倚柴叉”是说,年迈的樵夫因为山路滑,所以靠拄着木叉行走。这里的“径滑”是形容词短语,表示山路滑;“倚柴叉”则是动词短语,表示依靠着木叉行走。这句诗通过描绘年迈樵夫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