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氏乱天纪,酷虐难具陈。苦欲愚黔首,《诗》《书》遭坑焚。
群籍付烈焰,六艺已灰尘。孤危念吾道,一发引千钧。
汉祖起丰沛,马上除暴秦。未暇求遗书,绛、灌祇武人。
迁延及六、景,此事遂因循。虽除挟书律,大义惜未伸。
卓哉河间王,所好匪世珍。日华启高馆,文采照河滨。
雅乐献天子,儒术被厥身。茫茫寻坠绪,独悲古籍湮。
千金购善本,传写留其真。因之得书多,在汉无等伦。
《周官》《毛公诗》,响绝忽复闻。《春秋》《左氏传》,一一皆古文。
聚残补其缺,说记本先民。煌煌前圣典,呵护信有神。
譬犹长夜暗,杲日出大昕。祖龙虽已厄,于今辉千春。
朅来历旧邦,遗躅尚未沦。停骖访耆老,经完道亦振。
陋彼《淮南子》,八公徒纷纭。箧中《鸿宝》书,荒唐何足论。
【注释】
嬴氏:指南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嬴氏乱天纪,酷虐难具陈:刘邦篡夺了秦朝政权,天下大乱,他的统治残暴无道。
苦欲愚黔首:想使老百姓无知无觉。黔首:古代对百姓的称呼。
《诗》《书》遭坑焚:秦朝实行文化专制,焚烧《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
群籍付烈焰:许多典籍都付之一炬。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古代儒家所提倡的“六经”。
孤危:《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独遇大雨,身翳,乌鹊反栖,故当是时,楚人皆喜,自以德不及周武王,是以心无所向也。”
一发引千钧:比喻事情关系到重大。
丰沛:即沛县,在今天的安徽省境内。
绛、灌:汉高祖刘邦的两个亲信大臣。只武人:只知道用武力。
迁延及六、景,此事遂因循:指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政,封诸吕为王爵。
卓哉河间王,所好匪世珍:《史记·河间献王传》记载:“河间献王德至鸟兽,爱及鱼鳖。”
文采照河滨:意谓文采风流,照耀河滨。
雅乐:古代宫廷中所用的音乐,如《周官》中的雅乐。《毛公诗》:指汉代毛亨、毛苌父子所注的《诗经》。
千金购善本:形容不惜重金求购古籍善本。
《周官》、《毛公诗》:指汉代毛亨、毛苌父子所注的《诗经》。
说记:指解说和记录。先民:《尚书》中记载的上古时期的人民,即远古时代。
煌煌:光辉灿烂的样子。《尚书》:“惟文王受命,作《周官》,惟周公居东二年,则归政周公矣。成王归政周公,而家宰行周公之政,周公居东三年,则还政成王矣。”
祖龙:秦始皇的别称。《史记·高祖本纪》载:“(项羽)乃阳修义帝庙,祠以太牢……令子婴为相,宝符玺……”又《史记·留侯世家》载:“羽击围义帝于垓下。”
杲日:太阳初出。大昕:太阳初升之时。
《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所著的书。八公:《淮南子·要略》云:“八公为作《要略》。”
鸿宝:指《周易》中的《连山》《归藏》《周易》三部。
【译文】
嬴氏乱天纪,酷虐难具陈:刘邦夺取了秦朝政权,天下大乱,他的统治残暴无比。
苦欲愚黔首:《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夫秦灭六国以立,未尝得高贤之士,今故亡秦社稷而立汉王,诸侯徒能尽应者,以众望在汉王故也。”黔首:平民百姓。
《诗》《书》遭坑焚:秦始皇焚毁《诗》《书》。
群籍付烈焰:许多典籍都被烧成了灰烬。六艺: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孤危念吾道:我独自忧虑自己的主张不能实现。一发引千钧:一根头发牵起了千钧重的物体,形容力量巨大。
汉祖起丰沛,马上除暴秦: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推翻了秦朝。
未暇求遗书:没有时间去寻找那些已经失传的文献。绛、灌:汉高祖刘邦的两个亲信大臣。
迁延及六、景:延续至惠帝、高后时期。此事遂因循:由于权力斗争,这些措施没有得到实施。
虽除挟书律,大义惜未伸:尽管废除了禁止民间藏书的法律,但真正有见识的人仍然觉得这样做不妥。
卓哉河间王:真是一个杰出的君主。所好匪世珍:他所喜好的并不是当时流行的物品。
日华启高馆:每天早晨都有美好的时光开启他的府邸。
文采照河滨:他的文才照耀着整个黄河之滨。
雅乐献天子:雅乐献给了汉武帝。儒术被厥身:儒学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和发展。
茫茫寻坠绪,独悲古籍湮:他在寻找那些失传的书籍,深感遗憾。
千金购善本:花费巨资购买好的版本。
因之得书多:因此收藏了许多珍稀的版本。在汉无等伦:在东汉没有与之相比的。
《周官》《毛公诗》:指汉代毛亨、毛苌父子所注的《诗经》。响绝忽复闻:《周官》中的雅乐之声突然又再次响起。
《春秋》《左氏传》:是指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一一皆古文:每一句话都是古文。
聚残补其缺:收集残缺不全的内容补充完整。说记本先民:解说和记录的都是上古时代的人民。
煌煌前圣典:辉煌耀眼的历史典籍。呵护信有神:确实值得保护和珍视。
譬犹长夜暗,杲日出大昕:就像黑夜之后迎来黎明,希望总是存在的。祖龙虽已厄:秦始皇虽然已经遭遇困境。于今辉千春:到今天依然辉煌。
朅来历旧邦:来到故乡。遗躅尚未沦:留下的痕迹还没有消失。停骖访耆老:停下马车去访问老人。
经完道亦振:道路也变得畅通了。陋彼《淮南子》,八公徒纷纭;箧中《鸿宝》,荒唐何足论:看不起《淮南子》(刘安著),认为那些不过是些杂乱无章的东西;《鸿宝》一书,荒谬可笑,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