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照乘珠,生长薄海曲。
孕月含清辉,光照鲛人屋。
一朝逢越贾,采摘出幽壑。
献入明光宫,藉以文梓椟。
金缸同不夜,符采烂华幄。
实至名必归,何必虑鱼目。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珍珠以人的感情和思想活动。“我有照乘珠”一句,说明珍珠是贵重之物,“照乘”,古代帝王的车驾有十二匹马,每匹驾一辆车,称为一乘,故称“照乘”。这两句写珍珠的珍贵。“生长薄海曲”一句,表明其生长之地在大海之滨。这两句写珍珠的生长地。“孕月含清辉”四句,写珍珠的美丽动人。其中“鲛人屋”指鲛人的居所,“越贾”指越国的商人,“明光宫”即秦宫,秦始皇曾建此宫,后因赵高案而被焚毁,故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南。“文梓椟”即雕饰精美之木箱。“金缸同不夜,符采烂华幄”,意思是珍珠光彩夺目,照耀得人们通宵达旦,如同华美的帷帐。这两句写珍珠的光彩。“实至名必归”四句,写珍珠的价值。“实至名必归”是说珍珠的实质到了,它的美名也就随之而来;“何必虑鱼目”的意思是:又何须担心被鱼眼冒充呢?这两句写珍珠的价值。“鱼目”是鱼的眼睛,比喻假冒伪劣物品。诗人认为珍珠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它是否为真珍珠,而是由它的质量决定的。这几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写珍珠,既写出了珍珠的价值,也表达了诗人对珍珠的喜爱之情。
【答案】
我拥有一颗像玉璧一样的明珠,它生长在海滨曲处。
月光照射着它,仿佛是清亮的光辉,照亮了鲛人居住的地方。
后来,我遇到了一个从越国来的商人,他采摘到这颗明珠,献给了明光宫。
我将这颗明珠镶嵌在一个雕饰精美、装饰着花纹的木箱里。
珍珠的光芒照耀得人们通宵达旦,如同华丽的帷帐。
珍珠的价值在于它的实质,只要它的质量达到了一定标准,它的美名自然就会到来。
又何须担心被鱼眼冒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