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突兀山嵯峨,溅溅流沫车轮过。但觉风声四山下,那知脚底龙腾梭。
石窦坱开水鸣潏,土人云是龙所辟。龙能致水信有之,谓龙开山恐未必。
连峰不碍水归东,乾坤特与一窃通。鬼斧神工都不用,龙来恰好作潭洞。
君不见瞿唐峡口剑门关,倚天峭壁青巉巉,是龙非龙谁镌劖。
【注释】
1.龙洞背: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北。
2.怪石:奇异的石头。突兀:高峻突立的样子。嵯峨:指山势高低不平、连绵不断。溅溅:波涛翻滚声。
3.四下:周围。
4.那知:哪里知道。底:脚。龙腾:指龙在流动的水中游动。
5.坱(zhù)开:水流激荡发出的声音。水鸣:泉水奔流发出的声音。
6.土人:当地人。云:说。
7.谓:认为。
8.乾坤:天地。特:只,独。与:给。一窃:独自。
9.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精巧神奇。都不用:都没有用得着的地方。
10.恰:正好,恰好。作:成为。潭洞:深潭。
11.君不见:你难道没听说吗?瞿唐峡口剑门关:指夔州(今四川奉节县)的瞿塘峡口和剑门关。倚天峭壁青巉巉(chán chán):指夔州一带的悬崖峭壁,十分险峻陡峭。巉巉:高峻险要的样子。谁镌(juān)劖(duàn):是谁雕刻的。镌:刻,雕琢。劖:雕刻,削去多余的部分以形成棱角或轮廓。
【赏析】
此诗写夔州瞿塘峡口和剑门关一带山水奇丽壮美的景象。首联写两岸崖壁陡峭,山势突兀;次联写水流湍急,声如车轮滚动;颔联写山崖下激流冲刷,仿佛有龙在水下游走;颈联写峡谷中流水轰鸣,原来是龙所开辟;尾联写夔州山水的神奇美丽,简直就像天然形成的大龙洞。全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自然景物人格化,赋予它们生动的情感和意志,使它们具有了神奇的力量,从而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