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秋江水,黄州见黄花。洄沿武昌岸,山城啼乱鸦。
伊昔西征违故乡,遥登黄鹤悲路长。我归一年滞吴越,值尔携家上汉阳。
此时相闻不相见,江鱼塞雁空怀羡。天末谁题锦字书,桃花洞锁沌阳县。
县外花飞催客还,绿萝芳草遍江湾。转眼三春棹初发,看君双桨到家山。
与我相从卧丘壑,纵饮高吟恣行乐。两醉春阳欢宴多,那知挥手仍离索。
汝作新词送我游,堪嗟来去尽江流。蒹葭弥岸凄凄思,览旧重寻黄鹤楼。
楼边回首风烟夕,隔岸台池迥千尺。只有晴川万古深,巴巫上下堪头白。
渡口连船夹浦沙,涢河回合汉河斜。佳人云端望不得,会难别易愁天涯。
旅店客眠残月早,长年一曲《沧浪》好。杯酒难留夏口城,片帆再渡巴陵道。
巴陵岸倚洞庭波,便入湘南吊汨罗。《怀沙》《鹏鸟》空词赋,满目烟涛奈若何。
黄鹤楼望汉阳歌寄查三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李绳远创作,表达了一种离别与思念的情感。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析:
- 诗词原文:
客行秋江水,黄州见黄花。洄沿武昌岸,山城啼乱鸦。伊昔西征违故乡,遥登黄鹤悲路长。我归一年滞吴越,值尔携家上汉阳。此时相闻不相见,江鱼塞雁空怀羡。天末谁题锦字书,桃花洞锁沌阳县。县外花飞催客还,绿萝芳草遍江湾。转眼三春棹初发,看君双桨到家山。与我相从卧丘壑,纵饮高吟恣行乐。两醉春阳欢宴多,那知挥手仍离索。汝作新词送我游,堪嗟来去尽江流。蒹葭弥岸凄凄思,览旧重寻黄鹤楼。
- 诗句释义:
- 客行秋江水:形容诗人行走在秋天的江边,感受着江水的清凉和秋日的萧瑟。
- 黄州见黄花:黄州是诗人的家乡,秋天见到的黄花象征着家的温馨和对家乡的思念。
- 洄沿武昌岸:诗人沿着武昌岸边行进,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 山城啼乱鸦:描述了武汉城市中乌鸦乱飞的景象,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
- 伊昔西征违故乡:诗人回忆起过去的西征之旅,因为远离家乡而感到悲伤。
- 遥登黄鹤悲路长:通过“遥登”和“悲路长”传达出诗人对于旅途的无奈与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 我归一年滞吴越:诗人在吴越停留了一年的时间,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 值尔携家上汉阳:你带着家眷一起来到了汉阳,增加了诗中的人情味和情感深度。
- 译文赏析:
- 情感深沉: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深深思念。
- 意境优美: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如“山城啼乱鸦”、“绿萝芳草遍江湾”,营造了一种优美的自然意境。
- 主题突出: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展开,情感真挚而深刻。
- 关键词注释:
- 客行:指诗人在外漂泊,行走在秋天的江边。
- 黄州:诗人的家乡,也是诗歌的背景地点。
- 黄花:秋天的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
- 武昌岸:指长江边的武昌地区,是诗人旅行的起点。
- 山城:武汉是一座山环绕的城市,充满了古朴的气息。
- 乱鸦:乌鸦乱飞,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诗人离开家乡前往吴越(今江苏一带)之后,再次回到故乡武汉时所写。他目睹了故乡的变化,也感受到了与亲人朋友的离别之痛。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深深思念。
《黄鹤楼望汉阳歌寄查三》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与思念情感的古诗,也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不同地点的所见所思,展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