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绿阴飞尽絮,眼空烂漫一春花。
矮茅屋小分溪住,横板桥低趁岸斜。
喧我幽居惟鸟雀,争人行径但桑麻。
年来多少推迁感,独立松风咏暮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初夏村居》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 “补足绿阴飞尽絮,眼空烂漫一春花。”
- 补足:这里是说春天过去,树上的叶子都落光了,只剩下一些绿色的树荫。
- 飞尽絮:絮指的是柳絮,春天时柳树枝上会飞满白色的絮状物。
- 眼空:形容视野开阔,没有阻碍,仿佛眼睛被什么遮挡住了一样。
- 烂漫一春花:形容春天花朵盛开的景象。
第二句: “矮茅屋小分溪住,横板桥低趁岸斜。”
- 矮茅屋:指简陋的茅草房。
- 分溪住:住在溪边的小房子中。
- 横板桥:用横向木板搭建的桥梁。
- 这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质朴与自然。
第三句: “喧我幽居惟鸟雀,争人行径但桑麻。”
- 喧我幽居:我的安静住所被鸟雀的声音打扰。
- 惟:仅仅,只有。
- 桑麻:泛指农田中的植物,这里用来比喻农事活动。
- 争人行径:争夺行人的道路。
第四句: “年来多少推迁感,独立松风咏暮霞。”
- 推迁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变迁和感慨。
- 独立:形容一个人独自站立或存在。
- 松风:松树的风声,常被古人用来象征坚韧、高洁的品质。
- 咏暮霞:在夕阳下吟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古朴的乡村景象。从初夏的绿阴到春天的烂漫花海,再到简陋的茅屋和横跨溪边的木桥,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变迁带来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洗涤和宁静。